初中数学中西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初中数学中西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曹彬彬

江苏省 无锡市协和双语国际学校 214000

当下的国际教育中学阶段大多采用IGCSE课程,IGCSE 全称是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是目前国际上14岁至16岁最多人读的体系,是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剑桥全球测试的一部分,数学课程作为其中的必考科目分为核心数学和拓展数学两个级别供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基于中国学生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能力,大多数国际学校的中国孩子都会选择学习拓展数学。

如今,国际学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遍地开花。中国老师在数学教学上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但很多国内的国际学校基本照搬全抄西方数学的教学模式,缺乏自主创新,没有做到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形成适合中国孩子学习的中西融合的教学模式。

西方数学老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活动和动手实践操作经验,更愿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规律,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但这种模式效率低、缺乏足够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最后发现中国学生本来应有的较强的思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2016年,英国学生数学成绩的国际排名为第27位,是2000年英国参加测试以来的最低水平,2017年秋天,英国全面引进中国《真正上海数学》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从2018年1月起,这些教材将正式进入部分小学课堂。英国全面引进中国数学课程这一行为足以证明中国的数学教学在世界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老师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注重知识点的衔接,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考试中学生更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但中国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需要更强的自律和配合,课堂上常常缺失大胆想象、动手实操部分,缺失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常常使学生觉得数学很困难,逐渐失去兴趣。

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所探索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以江苏数学课程为核心,结合西方数学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数学逻辑思维的构建,并开展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种中西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新的教学手段。

经过对比初中苏教版教材和IGCSE教材,我们发现在两个课程体系中,很多数学上的知识点是相互覆盖的,且很多情况下同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故而我们开始尝试新的融合方式。现呈现中、西融合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一篇。

课题:3.1勾股定理——八年级 数学

目标预设:

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活动感知、发现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存在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拼图活动尝试验证勾股定理,体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精神

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难点:通过拼图探求、验证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感知发现(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①两组细绳,每组3根。第一组细绳长分别为6cm,8cm,10cm;第二组细绳长分别为5cm,12cm和13cm。

②网格纸。分区域印好6cm和5cm长的线段

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每组学生将得到以上材料即两组细绳和一张网格纸。要求学生利用每组的3根细绳构建三角形(其中一条边已在网格纸中印好),利用两组细绳构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观察所建三角形的特点——都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每一组细绳都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呢?寻找观察6,8,10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5e8c169473a81_html_bf92aaef450fa60.gif ,同样对于三边长为5cm,12cm,13cm的直角三角形,一样有5e8c169473a81_html_6f5c82e4d659d918.gif ,使学生初步感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探索验证,获取新知

该教学设计中的情景引入部分来自IGCSE拓展数学教材, 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发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部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完成,而且网格纸上也画出了相应的一条边,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该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验证、获取新知部分来自于国内苏教版教材,其中拼图环节比较困难,学生独立操作会遇到一定的阻碍,部分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所以教师需要演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最终,达到从理论上来验证勾股定理的目的。但只用一种方法验证勾股定理不能达到深入理解的要求,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即有了PPT演示图形重塑部分。第二种验证方法是从第一种方法过度而来,既自然又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设计中,采用了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1,这道题只是对定理的简单运用,所以配以西方教学手段,采用IGCSE拓展数学教材中的,以合作交流形式完成的卡片配对活动作为练习,学生再次体会到课堂的乐趣所在。例2则主要是对勾股定理的进一步运用,为下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整个教学设计,实现了中西方教学优势的互补,使两个教育体系中最好的部分融合在一起,做到了从易到难的教学要求,并对于重、难点部分从多种角度观察,用多种方法验证,达到了深入理解、强化概念、灵活运用的程度,这正是我们在中西融合课程中期望得到的理想结果。

我们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构建三角形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具有这样的性质?)、解决问题(验证勾股定理),做到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另外,学生需要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对每节课都充满了期待,在期望值和兴趣的引导下才能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并逐渐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八年级 上册

Extended Mathematics for Cambridge IGC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