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不仅要看老师怎样教,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怎样学,老师的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与学生共同研究,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本篇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对怎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进行了阐述,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需求 前测 差异 问题
杜威提出,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我国,孔子在两千年前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时至今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定教,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重视前测与分析,把准起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教学内容必须要以学生情况而定,通过前测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教学内容的确立、问题提出是否合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能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对于小数,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的起点在哪里?思维和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进行了回答问题和个别谈话两种形式的前测,共设计了4个问题:①你在生活中见过小数吗?在哪里见过?②你会读写小数吗?③你知道0.7元是多少钱吗?④你能画一幅图表示0.1元的意思吗?其中有100%的学生表示见过小数,有87.3%的学生在超市中商品价签上见过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的占93.8%,我又通过个别谈话法进一步了解了学生读写小数的情况,发现仅是个别学生对两位和两位以上的小数读法存在一定困难。知道0.1元是1角钱的学生占96.2%,但是对于0.1元表示的意义仅有2名学生用图表示了出来,也就是学生对于小数的含义几乎不了解。通过收集整理前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弱化了小数读写的内容,把它们放在了练习中,针对学生的错例,通过生生交流随时解决。把对小数含义的理解作为本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从学生有经验基础的人民币入手来开展教学,以一个大问题展开讨论:如果这张正方形的纸表示1元,0.1元在这张纸上该怎样表示呢?通过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理解0.1元是1角,1元=10角,所以要把1元平均分成10分,一份就是 元,也就是0.1元。这样沟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认知。通过前测可以清楚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调整教学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
关注学生差异,分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高效的课堂应当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打造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差异时,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其实学习力强的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上同样应当给予关注,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展。
在《烙饼问题》一节课中,“锅里每次只能烙2张饼,每面烙3分钟,烙2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烙3张饼呢?”理解了信息,利用手中的圆片,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烙2张饼同时烙两次需要6分钟,3张饼交替烙三次需要9分钟。通过对比发现只要充分利用锅内空间,不留空位,这样就最省时。在接下来研究4、5、6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学生就因个体的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层次,有的学生仍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操作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并进行推理,即4张饼可以分成2个2张饼同时烙,5张饼分成2张饼同时烙和3张饼交替烙,6张饼可以分成3个2张饼同时烙3次,也可以2个3张饼交替烙2次,有了烙饼的次数就得到了烙饼的时间。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列举出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当锅内最多烙两张饼时,除了1张饼以外,烙几张饼就要烙几次,也就是几个3分钟。到此处,借助学具操作的学生的思维得以推进,能初步进行推理的学生也从一一列举提升到了用算式表示思维过程,按照教材的内容,这节课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而这时有几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锅内不是同时烙2张饼,还能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吗?这时饼的张数与烙饼次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思考着是说一句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就此打住还是再增加一节课的内容,深入进行研究呢?看着这几位学生渴望的眼神,他们的需求不应当被漠视,于是我又带着学生们增加了一课时专门进行讨论。在第二节课上,学生通过变换锅内每次最多烙的饼的张数,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发现:烙饼次数与烙饼的总面数之间是有关系的,也就是烙饼次数=烙饼总面数÷每次烙饼的面数,当有余数时,烙饼次数要加1。知道了烙饼次数,烙饼所用的时间也就迎刃而解了。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通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讨论交流,突出学习的探索性。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
《垂直与平行》是小学阶段空间想象能力的初次培养,使学生初步理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定位在师生、生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从整体着眼,让学生随意在纸上画2条直线,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围绕一个大问题展开讨论:这些不同的图形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以下两幅图产生了争议,有的把它们分成两类:直接相交和延长后相交,有的学生则根据直线特点把它们归为一类。
在这里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大的问题空间,问题是开放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当学在讨论中出现争论时,就是学生思维产生碰撞产生火花之时。这时的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讲理、辩论,无论是知识的应用还是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直线可以延长的性质,把快要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使学生看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的情况。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共识,随着交流的展开,学生的需求必然会不断深化,为进一步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求出发,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做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打造大空间,启发学生的大智慧,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深化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皮亚杰.智力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15.11.
[3] 史宁中.“尊重教育”-——新世纪的教育理念[J].河北教育教学版,(5):7-7.
[4] 吴正宪 王彦伟 韩玉娟.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作者简介:李艳,1976年3月,女,汉,山东省济南市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一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