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 救治呼吸衰竭病人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ECMO 救治呼吸衰竭病人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张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重症医学科 湖南 长沙 410002

摘要:目的:是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救治,同时对该患者呼吸衰竭时的临床及时应对护理的方法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自2017年7月份-2019年6月份以来30例呼吸衰竭时但是采用机械通气没有良好效果的患者应用的ECMO救治的方法,除此外协同各岗位人员的配合和调动,安排此项救治工作正常展开,并与相关人员加强ICU的环境处理,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同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数据监测进行反馈。结果:ECMO上机24h后,通过一系列准备、救治工作,呼吸衰竭的患者氧代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住院治疗15-25 d,治愈的共有23例患者,而死亡的是7例。结论:严密准确的数据监测以及及时的数据汇报和良好有效的护理方式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呼吸衰竭;ECMO;护理

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有效地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得宝贵时间[1]。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是由于伤口感染、或是部分创伤未能及时处理诱发的全身综合征集中在肺部,长时间未得到及时处理便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本院2017年7月份-2019年6月份以来30例呼吸衰竭时采用ECMO救治方法的患者,通过对此次30位呼吸衰竭患者应用EMOC救治和护理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2017年7月份-2019年6月份30例患者中,男性是20例,女性是10例,年龄37-70[平均(45.5±7.8)]岁。原发病:胸主动脉夹层2例,重症胰腺炎7例。重症肺炎9例,多发伤12例。30位患者均采用的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肺外器官功能都是平等的,营养代谢支持,包括限制液体入量也是均等的,无差异化,且平均机械通气14d呼吸机模式为同步换血指令通气(SMV),吸入氧浓度(FiO2)为80%-100%,呼吸末正压(PEEP)0.98-1.57 kPa,潮气量(TV)7-8 ml/kg,采用此项措施后,患者的低氧血症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采用ECMO治疗。

1.2方法

采用Modtronil公司提供的Cameda肝素涂抹ECMO套装,管路预充生理盐水600 ml,预充液中加入肝素20 mg。30例患者均采用静脉-静脉转流,转流途径先到股静脉,通过离心泵之后到达膜肺,由膜肺流经颈内进入静脉,按照此顺序连续转流3-7d。撤离ECMO后给患者原始的机械通气治疗包括肺外器官功能支持等相应治疗综合起来。

2结果

应用ECMO治疗24h后,氧代谢参数为PaO2(110.2±6.8)mmHg,SaO2(98±1)%,静脉血氧饱和度是(75±7),氧输送指数(658.4±40.3)ml/(min·m2),氧耗指数为(209.8±9.4)ml/(min·m2),氧摄取量为(34.4±3.1)%,且均恢复或接近正常。治疗3-7d,30例患者都已成功撤离ECMO治疗,同时采用机械通气方式和肺外器官功能支持的方法,另外在后续治疗过程中18位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3-8d撤离了呼吸机,且同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如经常出血或血栓的形成。其中有6位患者曾出现了败血症,但经过观察治疗,加强患者自身的抗体,有效应对患者的二次感染,因此患者的病情及时恢复并好转。住院治疗20d以上中,成功治愈23位病患,治愈率约76.7%,死亡患者为7位,3位死于继发脑干损伤,4位患者死于MODS。

3讨论

3.1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由于使用ECMO的患者的呼吸情况非常危急,患者的整个呼吸和循环系统已经进入衰竭状态,是需要非常大的心理承受力的护理人员来配合ECMO抢救工作[3]。ECMO是患者生命垂危过程中最后的介入性维持生命的手段,更需要对ECMO技术的熟练使用,注意力集中,有责任心的护理人员,保证ECMO正常的使用,准确有效的达到抢救标准,因此,在ECMO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是整个抢救过程的前提和关键。

3.2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较长时间的ECMO支持,并不是对患者只有好处,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环境卫生方面。ECMO救治会使患者的身体创伤面更大,多管道的治疗方式,更易滋生细菌,加上介入性操作非常频繁,患者身体本身就很虚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免疫力,抵抗力受损,而且更易受到伤口感染的威胁。为了防止继发性感染,应严格采用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使患者有良好的救治环境,控制进出人员的流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细菌威胁等。合理使用安全的消毒水,及时进行更换,与此同时持续开启空气净化功能,保证患者的健康。

3.3加强各项指标监测

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身体各项数据,及时反馈并做好后续工作。例如实时监测患者的循环功能、心律问题、氧代谢、灌注流量、体温和尿量的检测,了解患者实时身体状况和机能问题,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此项救治工作是救治过程中最需要耐心和专注的工作,各个身体指标的监测有利于及时准备各项救治工作,是救治过程的重要保障。

在救治呼吸衰竭患者时,首先要做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当机械通气不能改善患者存在问题的时候,应及时采用ECMO的支持,让患者机体的供氧不单单只依靠肺组织的气体交换,这样不仅可以使肺功能的使用得到缓解,恢复肺脏功能的运行,还可以利用EMOC技术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的情况,恢复机体的氧代谢,提高生命组织的氧摄取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MODS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

综上而言,整个ECMO的救治过程不仅需要合格的有责任心的护理人员,还需要良好的救治环境保障,保证患者不被二次感染,另外更需要及时的各项数据指标反馈作为依据,实时关注患者的异常情况,为后续救治工作最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任卫红,袁肖媚,叶婷.应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危重症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07):607-609.

[2]丁迎新.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27):2445-2447.

[3]张婧,王昭昭.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严重障碍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7,15(29):3708-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