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新形势下,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电网结构要求,所以为推动国家电网有序发展,稳定提供优质电源,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对此,笔者从推行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出发,结合其实施现状重点分析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为促进电力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寻求一套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尤为关键,但在摸索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故我们应该立足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彰显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优势,进而提高电网管理综合效益。
一、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意义
之所以重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是因为当下多数电网设备操作需要依靠变电巡维和监控中心两部分来完成,不过监控、调度、巡维等人员一般只熟悉自身业务,虽然联系沟通频繁但耗时长,特别是在电网异常、运行方式调整、停电事故等突发情况面前,不仅难以及时协调,处理效率低,而且大大增加了误操作、误调度的风险,甚至延误时机,引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不良事故,最终给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带来巨大损失。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这一先进模式,可充分结合电网运行管控和分层调度控制,实现电网管理精益化,既精简调控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实现精确化管理,如在发生故障时基于调控一体化系统精确判断故障所在,并最大限度的缩减故障处理环节,保证分析科学、反应及时、处理有效;再者实现了集约化运行管理,即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1]。由此可见,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有着不容忽视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现状
尽管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优势显著,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进和积极建设,但其毕竟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一是现有设备与系统要求不符,有的电力企业引入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但集控设备并未随之升级改造,使得技术水平难以匹配管理需求,不仅弱化了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的功效,也限制了其应用管理水平的改善。二是管理问题,虽然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但依旧离不开人员操作,甚至有的一个操作人员需要承担多个变电站的看守任务,加之变电站距离较远,使得工作量变大,安全隐患高,再者新形势下调控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在短时间内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导致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效用低下。因此改善现状亟不可待。
三、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1.完善系统设计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有序推行是以合理完善的系统设计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规范设计,具体而言包括信息采集、应用、展示和配网调度四个层面,其中信息采集层兼具数据采集、远动和保护三大功能,如厂站三遥和保护动作等数据的采集,且在将信息汇至到平台后还应加以分类和分流,此时便需要构建平台层来完成,配以实时信息、历史数据的管理以及系统权限的合理划分,为后续的信息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重视应用层的设计,使其在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的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加以合理调度,并对电流超标等电网异常情况做到自动报警和及时响应,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2]。当然应用层还要基于票据管理向调度部门提供精准的电能质量数据,以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再者对于展示层,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监控、调度、巡视等不同业务的属性特点,配以合理的权限设置,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及时了解电网状态,从而避免管理盲区,缩短沟通时间,推动电网管理走向精细化和集约化。最后则是重要的配网调度层设计,考虑到配网调度与电网调度关系密切,所以需要在实时、全方位、多层次监控的基础上结合自动化配网调度的使用保证调度工作高效合理,进而为配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科学等基本原则,且不能急于求成,毕竟其对专业化和系统化技术要求高,涉及部门、设备、人员多,属于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在正式投运前做好规划注意细节,合理预测可能出现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案,使其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2.升级基础设备
再先进再高效的系统平台均离不开基础设备的支持,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系统实际要求选择规格、性能、功能合适的软硬件装置,以免事倍功半。如某地区在应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升级OPEN3000版本至V3.0,拓展了智能化告警模块,并大修了硬件、服务器等,使其能够满足调控一体化的基本需求,同时针对调控业务要求,增设了调度防误操作模块和AVC功能,对AGC功能作了完善以期缓解调控人员发电调节压力
[3]。在完成主网改造升级且调整为一体化系统后,分别配置了合理数量的前置服务器、SCADA、AVC、WEB、PAS、DTS等服务器和数据库集群,且所有服务器硬板都设有镜像保护,内存容量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展,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优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优化也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投资并提高效率,故在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主配网调度加以适当的调整,如某地区立足实际,针对调度控制中心设了综合室、调度组、继保组、方式组、自动化和通信组,并对其职能分工和岗位设置作了明确的划分;针对变电管理所设了生技室、监控中心、变电站、巡维中心和检修,结合优化的主配网值班模式,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4]。
4.强化人员培训
不可否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的经营和管理,只有人与电网设备、技术完美融合、共同发展,方可最大程度的发挥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管理的魅力。确切的说,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革新理念,增强责任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学习,着力提升专业技能,特别是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力、风险预测能力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这是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
总之,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是电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必然趋势,关键在于探索与电网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实际形势,了解现实问题,从系统设计、基础设备、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等方面着手加以应对,以期改善现状,促进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电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霖.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7(33):156-157.
[2]钟南,郭益督,刘欢,胡彩霞.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209.
[3]司徒友.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6):35-36.
[4]陆文武.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广西电业,2016(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