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菏泽 2749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土地大规模开发,我国土地资源已变得非常紧缺。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土地调查和土地整理工作。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测量工作是较为核心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整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准确性,保证土地整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土地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谋求经济发展,很多土地没能得到合理开发。部分农田被用来养殖、林地用来畜牧,这些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地稀缺和行业紊乱。为缓解此类问题,必须切实做好土地整理工作,进一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工程测量工作是土地整理工程的核心环节,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土地整理效率。
1 土地整理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土地整理项目测绘涉及各类土地的分类整理和实际测算各类土地面积,其结果来自于土地测量工作。土地测量工作数据和资料是各类成果的核心数据,直接关系到测量准确性。土地测量工作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工作有所不同,它比地形测量工作更细致、更具体、更加讲究方法。
在展开土地整理项目前,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测量获取土地整理项目区的位置、形状、数量、利用状况等信息。测绘需满足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以及工程量概算等要求,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性的测绘工程。
2 工程测量工作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作用
2.1 土地整理的核心工作
土地整理是对国家范围内城市用地、农村用地及各类土地的用途进行统计和整理。在统计和整理过程中,分析土地使用中是否有不合理用地方式、浪费用地或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结合后期土地规划工作,对这些现象进行重新改变,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缓解日益紧张的土地需求。
土地整理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原有土地现状基础上,土地整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和综合利用率。土地整理过程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测量,工程测量数据和资料是土地整理工作依据,在土地整理项目全周期为其提供技术依据。
2.2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土地整理中的工程测量不同于常见的建筑测量技术,其应用涉及面较广,如旧城拆迁改造、房地产开发、房屋建设测量、城市建设规划、房地产产权管理等。在土地整治工程中,测量工作贯穿于项目全周期。在项目施工中,需制定好具体测量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开展测绘工作,并根据测绘数据绘制地形图。测绘工作是土地整理工程的基础,对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2.3 节约投资
土地整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具有项目范围大、涉及方面多、协调管理难等特点。资金是项目的重要支撑,在项目实施前期应重点关注资金投入与节约。为确保合理投资,最大限度减小投资额,必须具备精细化的工程测量方案,使其测量结果既能充分体现项目所在地现状,也能准确反映和计算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及项目资金。通过精细化、合理化的测量方案,达到有效控制投资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3 工程测量工作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3.1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工作贯穿于土地整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其核心内容是据实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到图形中,并详细记录土地测量工作的过程,为土地登记、土地分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其应用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
3.1.1 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在项目施工开始前,要大概了解土地整理区域土地类别和面积,熟悉区域内土地地形和地貌。充分熟悉区域内土地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方案。对整块土地,采用快速测量法,用测量仪器快速测量并记录。对零散土地和其他类别土地,要制定专门测量方法来测量。这样可以提高土地测量工作效率,并且使测量数据和结果更加好整理,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1.2 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根据前面制定好的測量方案落实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可以分区、分组、分村进行。各类土地测量结果分开记录,所得数据分开整理。将测量数据和资料整理完成后,交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由其处理数据并进行下一步工作。随着土地开发管理制度的完善,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任务逐渐由项目控制部门转变为监督实施部门。
3.1.3 工程竣工阶段
土地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将所有区域内土地资料和数据交相关部门存档。施工单位要同步留存资料和归档,以便后期查阅和使用。
3.2 土地整理与开发
土地整理过程中,工程测量涉及每一个阶段。一定要注意测量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前做好技术交底,保证测量工作准确性。
3.2.1 边界点的测量
边界点的测量是指各类土地相交处的测量。地形图上通过土地边界,确定土地种类。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对规则土地采用三点测量法,就可以定下土地边界。对不规则土地,需要多点测量,保证测量精度。在测量时,要确保记录准确。将各类土地分开记录,避免混淆影响测量结果。
3.2.2 关键点的测量
对重要土地的测量,一定要严谨、准确。有些土地直接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如基本农田、宅基地等。这类土地直接关系到人民财产以及后期涉及的房屋拆迁补偿等工作。在旧宅基地复垦过程中,关键点测量应包括宅基地的面积、树木数量和年数、坟地位置和大小、人口密度以及其他次要建筑物等。
4 土地整理测量作业流程
测绘技术包括数据信息分析模块以及获取数据模块。测量数据多且复杂,且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数据非常全面。完善各种地质地形数据,在保证数据可靠、准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编辑加工并输入到数据库中,建立地籍数据管理系统,为后期相关工作人员应用数据以及管理资料提供信息支撑。
4.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收集和准备资料、实地勘探、编写技术设计书等。收集所测量地区小尺寸地形图,实地勘测所测量地区环境,进行土地整理测绘作业的基础指导书编写。
4.2 控制测量阶段
主要测量项目所在地形的基本特征、各类建筑物及项目地类边界。测量时可采用连续测量或不连续测量方法。
4.3 数据传输阶段
通过计算机,将测量数据成果导出,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软件所需的相应格式。
5 GPSRTK作业原理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2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通过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相比以前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cm级精度,RTK是能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RTK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和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目前,RTK测量坐标系多统采用西安坐标系(1980),高程系统采用国家高程基准(1985)。 目前,GPSRTK技术已完全满足土地整理项目的可研、设计及施工精度要求,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及工程放样工作中。其优点在于既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又能缩短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
6 GPSRTK技术的应用
RTK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要求9 600的波特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RTK技术已由传统的1+1或1+2发展到了广域差分系统WADGPS。一些城市建立了CORS系统,大大提高了RTK的测量范围。在数据传输方面,RTK技术也有了长足进展,从电台传输发展到现在的GPRS和GSM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范围。在仪器方面,不仅精度高,而且比传统的RTK更简洁、容易操作。
7 结束语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合理,切实做好土地整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要通过系统的土地整理和调查,提高土地利用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测量能为土地整理项目全周期提供技术指导,其测量数据和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数据。做好测量工作,可以提高土地整理效率,从而为后期土地规划与开发做好铺垫。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重视和优化土地测量工作,从而完善土地整理和提高我国土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恒.关于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工程测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75. [2]佘梦媛,高婵.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