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陈海青

福建省泉州市 南安巿医院 7病区 362300

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人次。结果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运动康复护理组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接近,P>0.05;6个月后运动康复护理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运动康复护理组再次入院的人次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的人次。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效果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脏病进展的终末期表现, 需要及时治疗并给予患者有效康复护理[1]。本研究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情况,分析了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运动康复护理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25例和20例。年龄41-76岁,平均(56.67±2.35)岁。心脏病发病的时间是2-19年,平均是(13.88±2.21)年。心功能2级、3级和4级分别有11例、28例和6例。常规护理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24例和21例。年龄42-77岁,平均(56.80±2.21)岁。发病的时间是2-18.5年,平均是(13.64±2.33)年。心功能2级、3级和4级分别有12例、28例和5例。

两组一般资料P大于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常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说明日常自我护理工作要点,并遵医嘱给药,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①运动方案选择。结合患者体重,营养,发病时间等条件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运动方案,如游泳,体操,瑜伽等,避免每次运动时间过长和强度过大[2]。②针对性运动方案。对心功能2级患者,进行简单室内步行每次500m左右,每天步行1-2次。对心功能3级患者,进行简单床边站立和移动,每次5-10分钟,每天3-5次,病情改善后可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次数。对心功能4级患者,需充分休息,早期给予简单关节活动,病情稳定后进行床上简单活动。③出院指导。出院之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进一步运动康复锻炼指导,介绍日常锻炼方法和要点,提高患者出院的遵医锻炼行为。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人次。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统计, t、x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45(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36(80.00),P<0.05。

2.2出院时和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分析

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接近,P>0.05;6个月后运动康复护理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1.

表1出院时和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分析(`x±s)

组别

例数

时期

左室射血分数(%)

舒张末径(mm)

收缩末径(mm)

6min步行距离(m)

运动康复护理组

45

出院时

46.24±5.11

53.31±3.21

46.21±2.11

268.21±22.11

6个月后

57.11±6.22

45.22±0.33

40.45±0.11

455.45±53.11

常规护理组

45

出院时

46.24±5.11

53.46±3.28

46.68±2.67

268.68±22.67

6个月后

48.11±6.27

50.57±0.68

43.11±2.01

372.11±33.01

2.3两组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组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分析(x±s)

组别

例数

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d)

常规护理组

45

90.11±2.22

运动康复护理组

45

96.68±4.99

t

8.258

P

0.000

2.4两组再次入院的人次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组再次入院的人次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3

表3两组再次入院的人次分析

组别

例数

再次入院人次

常规护理组

45

1.13±0.34

运动康复护理组

45

0.23±0.02

t

6.924

P

0.000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及时进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3-4]。常规通过药物护理,可发挥药物的改善心衰等作用,但效果欠佳。传统的运动护理是基于患者的卧床休息,而运动受到的限制尽可能多,这不仅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的下降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和便秘等并发症,这可能对患者疾病的恢复造成很大障碍。随着运动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肌肉功能,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辅以运动康复护理,可根据患者实际心功能等级评估和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逐步增强机体功能,改善心功能,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机体功能[5-7]。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6min步行距离、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再次入院的人次方面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更好,P<0.05。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的人次。

参考文献:

[1]孙楠楠.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256-257.

[2]彭巧华.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8,42(04):36-38.

[3]高硕.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5):653-655.

[4]罗翠华,黄幼平,区洁崧.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9,17(13):1582-1584.

[5]刘慧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142.

[6]李春丽,张骞.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78+284.

[7]黎婉丽.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