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鲁斯佳

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邮编 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脑血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9.1±4.1)分,对照组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5.4±4.6)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通过加强心理、用药、饮食、康复锻炼、生活护理等方面,给予脑血栓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血栓;优质护理;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脑血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脑血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脑血栓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测确诊。②患者均属首次发病,发病后伴有程度不同的使语、偏瘫等症状, 但神志清醒。③患者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将19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98例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49~75岁,平均(62.5±4.7)岁。对照组共96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4例;年龄48~76岁,平均(64.1±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采用全面的优质护理。①首先,将患者感受、需求列入考虑范围,对护理服务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进行优化;同时,重视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制定专业技能培养计划,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多种方式培训。主要内容为:学习护理安全条例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熟练掌握护理知识、沟通技巧、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的运用;强化“以人为本”护理观念与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其内在气质,对护理时的言行加以规范,注重护理技术和服务质量同步提高;此外,对院区环境加以改善。增加绿植的摆放,走廊墙壁悬挂科室人员配备介绍表及疾病宣传画,增加指示表示,走廊、病床边加设扶手,以提高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②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院区环境,区域功能,帮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其基本资料、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案,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意识等各项临床指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若患者存在偏瘫,实施检查时注意保护桡神经,避免损伤。③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与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对疾病产生错误判定,提高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发放健康手册,内容主要为护理要点,并发症预防等知识,嘱咐患者与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⑤患者会常担心病情进展,或因机体出现的功能障碍,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暴躁等负面情绪,对治疗效率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病情加重[2]。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多与患者沟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准确掌握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可以采用宣泄法,鼓励患者宣泄悲观、失落的情绪;也可以采用升华法,以多种形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专注;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的表达和诉求,护理人员应予以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以增加患者信任感。⑥加强生活护理。对于年龄偏大或因机体障碍活动受限的患者,增加病房巡视频率,说明呼叫器及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帮助患者变化体位,按摩受压肌肉,避免压疮,并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说明护理要点;关注患者口腔健康,每天进行口腔护理。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到外来干扰,进行沟通时语言清洗、缓慢,并留给患者足够长的反应时间,还可利用简单动作、图片等方式辅助交流;关注患者用药情况。说明用药常识,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杜绝私自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药物作用的持续性;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杜绝不良饮食习惯,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肉类、鱼类、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适当减少盐分、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⑦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为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制定针对性语言康复方案,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从发音训练开始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向存在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说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恢复锻炼,同时采用理疗、针灸、按摩等手段进行辅助,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与评定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别在接受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调查表分为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9.1±4.1)分,对照组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5.4±4.6)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98

55.5±4.9

79.1±4.1

对照组

96

56.3±5.1

65.4±4.6

3讨论

脑血栓是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受到近些年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3]。该病虽以目前的医疗设备与技术令其死亡率大幅降低,但多数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语言、肢体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4]。研究发现,此类患者自身与疾病具有较强特殊性,临床护理难度相应增大,而传统护理服务存在问题较多,大多体现在护理质量不高,患者满意度不高低等[5]。因此,除给予脑血栓患者积极治疗外,采取全方位、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心理状态,提高认知度与治疗积极性,减少并发症,是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是在现代医疗体系及医疗技术的完善中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也是全新的护理模式。护理内涵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将良好护理态度与优质服务理念充分体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本文研究显示,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9.1±4.1)分,对照组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5.4±4.6)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通过加强心理、用药、饮食、康复锻炼、生活护理等方面,给予脑血栓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伍妹,黎卫,杨秀坤. 整体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 ( 1) : 141 -142.

[2]张向楠,孙博,白立丹.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158-160.

[3]徐家喜,顾伟萍,王忠玲.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52-53.

[4]林鹿,林鹤.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5(9):179-180.

[5]倪红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30):57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