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杨亚笑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1003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方法:此次参与研究的儿科患者共计68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儿科在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患者,需要将该68例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照组儿科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防范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运用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59%,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运用防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

前言:儿科患者年龄比较小,对疾病的耐受性低,不能够向护理人员主动描述疾病的具体状况,进而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除此之外,儿童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治疗过程中也比较好动,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儿科患者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的患者总共有68例,选取的我院儿科在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1]。对照组儿科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年龄介于39d~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2.61)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例,其中包括9例肺炎患者、1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8例腹泻患者、6例其它疾病患者;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防范管理措施,患者年龄介于35d~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4.26)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1:13)例,其中包括10例肺炎患者、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1例腹泻患者、5例其它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需要对儿科患者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防范管理措施。具体内容措施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临床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积极向其解答问题,缓解患者与家属的不良情绪,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进而促进其疾病的恢复[2]。(2)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需要科室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有效应对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3)改善医疗环境,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防护栏的高度与缝隙,防止患者跌倒与坠床状况的发生。将病房内的危险标识醒目化,引起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注意[3]

1.3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评价以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为主要评判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26%、护理质量评分(92.64±7.2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63%、护理质量评分(83.16±5.25)分,数据有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2%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59%,组间存在差异(P<0.05)。

讨论

儿科属于医院内比较特殊的科室,患者群体主要是婴幼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其护理操作存在抵触心理,比较容易出现哭闹行为,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本次研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1)患者因素,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小,自主性、对疾病认知度以及语言能力比较差,从而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无法有效交流,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4]。(2)医患关系比较特殊,大部分患者的自主性比较差,需要家属陪同治疗,进而在科室内就形成了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三角关系。部分患者家属素质低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过于苛刻,对常规护理操作配合度低,比较容易造成护患纠纷。(3)护理人员,科室内的部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不足,无法有效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在工作中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好工作记录,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3)基础设施,儿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床栏间隙比较大,患者体积比较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在床间隙滑落状况。对儿科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运用护理防范措施后,其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护理防范措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晴,瞿燕.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119-121.

[2]刘红艳.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不畅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149-150.

[3]杨慧.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231-232.

[4]郭素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