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 河南 鹤壁 456750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应用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25例。对比护理前后的SAS、SDS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水平不明显 (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医护依从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CCU急性心肌梗死;SAS、SDS
CCU监护病房为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提供相对最佳的医护力量[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且病情较为凶险,患者一方面可产生剧烈的生理性疼痛或不适感,同时可伴发恐慌、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不论是对医护依从性、预后及康复均可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为探析心理护理应用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25例。患者年龄54~69(61.5±7.5)岁,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
病情的危重可使得患者产生悲观、消极、焦虑甚至是抑郁等负向心理,加之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不足,医护依从性较不稳定。对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科普该病治疗的治疗方法、治疗目标、各注意事项等,以此消除患者疑虑感,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切实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2.2减轻患者家属心理压力
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针对心脏介入手术治疗费用较高而患者及其家属承受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为避免发生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放弃治疗,护理人员需主动且重点性向其传达本地医保政策、医疗费用报销途径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若患者经济十分困难,可一边汇报医院医疗总值班,一边开展手术,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手术。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解决现实问题,可避免发生由于延误治疗而加剧病情,以此切实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3 术中密切护理
告知合适的体位对于手术效果的重要性,询问患者主诉,体位是否感到不适,以及时调整;动脉穿刺过程综,由于医生操作水平各不相同、患者动脉条件的差异、患者的疼痛感知程度不同等,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可加强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规律的深呼吸及握住患者左右手予以鼓励;造影剂的注入可使得患者右臂发热,需同步向其科普原因,消除疑虑、紧张感。
1.3 疗效标准
使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值越低,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AS护理前:观察组(72.47±5.19)分,对照组(73.28±3.63)分,差异对比(t=0.634、P=0.526);SDS护理前:观察组(62.06±3.24)分,对照组(63.22±2.68)分,差异对比(t=1.283、P=0.206)。SAS护理后:观察组(31.25±2.73)分,对照组(59.53±3.42)分,差异对比(t=32.313、P=0.0001);
SDS护理后:观察组(33.02±4.15)分,对照组(52.61±3.88)分,差异对比(t=17.241、P=0.0001)。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水平不明显 (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于C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各种负向情绪对其病情的发展、预后等产生正相关的连带影响,且很大程度上可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2-3]。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且较为凶险,临床症状明显,面对危重的病情,患者多伴有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的认知,增强护患黏性,满足患者合理化的一切现实需求,可促进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形成乐观、积极、愉快的身心状态,对提高食欲与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修复机体防御机制,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水平不明显 (P>0.05),两组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一旦产生现焦虑、抑郁情绪,可同步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加快心率,加重心肌缺血。因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全方位、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抑郁等负向情绪,起到提升医护依从性的作用。
综合所述,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心态接受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秀兰,张玉兰.分析结构式心理护理应用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际价值[J].心理月刊,2019,14(20):82.
[2]陈小兰.心理护理干预用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32.
[3]李枝云,何惠娥,李艺娜,陈艺婷.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0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