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冯建昌

北京千苗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北京市 100020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对于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作者重点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瓶颈、途径及注意问题探索研究。

关键词:乡村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治理瓶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实现了社会安定有序、群众生活改善,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和治理体系,对于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党通过基层组织的延伸扎根于乡村社会,实现了乡村社会的纵向统合,提高了农民政治主体性。第二阶段:党领导下的“乡政村治”有效增强了农民经济能动性。第三阶段:党引领下的 “三治合一”全面提升了农民治理自主性。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党建为统领,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为原则,健全农村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为乡村治理“减震”;完善乡村公共安全体系,为乡村治理“护航”;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乡村治理“聚力”。

在乡村振兴的的背景下,建立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善治新体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指明了“乡村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问题,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机制融合力和有效创造力。“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有三方面的重点。一要坚持自治为本,以自治增活力。着重从健全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入手,尊重民意、因地制宜,不断提升基层民主实践的效率效能,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要坚持法治为纲,以法治强保障。把乡村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化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权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确保乡村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三要坚持德治为先,以德治扬正气。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德治工作体系,形成德治的群众性组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拓宽德治发挥作用的空间;地方政府或基层组织要加强德治建设的人财物保障,让德治工作能够常态化、长效化推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才能够真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距离,我们重点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瓶颈、途径及注意问题探索研究。

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瓶颈问题

(1)制度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跟不上国家制度制定的步伐,创新性不强,制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具体性和实用性,难以适应乡村基层实际。

(2)干部队伍很不稳定,履职能力水平堪忧。老龄化成为乡村干部的常态,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晋升机会少、缺乏职业尊严。

(3)广大乡村干群的主体性得不到很好发挥,在协商民主和考评监督中,农民的参与质量不高,远未获得治理的主体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4)广大乡村还处于较低层次,面临的瓶颈问题较为突出。

二、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创新的先行者。

(1)改变观念,加大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力度。在遵循国家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全力在乡村进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展开,既要改变当前的滞后状态,更要强调其前瞻性、超越性、引领性作用,成为国家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2)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成为乡村治理的有力保障。强调实践品质,要让实践成为理论的生成基础和修正依托。除了强调制度建设和理论探讨,将社会实践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满意度置于首位,让各项制度奠基于广大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又使之不断接受其检验并更好得到修正发展。

(3)发挥协同发展机制作用,让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最大优化。由于广大乡村具有较为分散、偏远、孤立的特点,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协同、优化、共赢、发展是关键。

(4)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强调平等、公平、正义、民主、科学,掌握现代管理方法特别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等,使乡村成为更好享有世界和人类最先进文明成果的探索创新地。

我们从广大农民、农村、农业着眼,快速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观念、制度、实践和方式上同时发力、齐头并进,力求短期内产生实效。

三、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注意的问题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认真思考和反复研讨,以下4个方面问题需要注意。

(1)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与思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它决非任何一方能独立完成,要避免单兵作战、各自为阵、互相消耗的做法。不论是从制度还是实践层面,都应鼓励有为青年到农村接受锻炼成长,为乡村治理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同理,乡村也要积极探索创新,既能为国家解除后顾之忧,又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

(2)将探索、创新、发展作为核心追求目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要靠广大干群自己探索创新,广大乡村干群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探索创新上继续努力,以改变被动落后局面。

(3)在发展经济前提下,实现德治、法治、自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避免空谈,尤其是避免不顾经济发展的无谓争执。如不少村庄改革开放四十年,至今还没有集体经济,这是不可能建成现代化和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另外,应将自治、德治、法治结合起来,这样乡村治理才能更加合理、健全、可持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确立。

(4)现代农民是乡村治理的重中之重。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村民,是具有现代观念和能力水平的农民。因此,党和国家多次发文倡导要让现在的农民成为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袁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2]陈文胜.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N].人民日报,2018-0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6-367.

[4]韩庆祥.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N].光明日报,2013-12-12(1).

[5]蒲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N]. 光明日报,2019-10

[6]赵秀玲,《协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OL].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11

[7]周跃辉,如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OL].新华网 2018-11

作者简介:冯建昌、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X计划顾问。研究方向:乡村振兴与村镇治理、高效学习与教育改革、组织变革与社会责任、软实力与企业管理、生命科学与生命质量。

作者姓名:冯建昌

联系方式:13552777938

电子邮箱:7353653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