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血清中两种新型细胞因子的水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3

肺癌患者血清中两种新型细胞因子的水平研究

李向军

邵阳市中心医院 胸外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7在肺癌、肺脏良性肿瘤以及健康体检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将我院诊治肺癌患者6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6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上述人群IL-17和IL-37浓度变化。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IL-37水平较健康体检者及肺癌患者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及IL-37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升高,IL-37水平下降可能作为肺癌的特征性指标,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有潜在关联,可进一步研究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肺癌;细胞因子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各种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肺癌的早期诊断依靠影像学技术和血清检测技术[1]。近年来,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受到极大关注,某些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进而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免疫功能的改变,细胞因子水平也发生了变化。肿瘤组织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我院分析了两种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7在肺癌、肺脏良性肿瘤以及健康体检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确诊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60例,患者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8.37±5.72)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入组患者近一周未接受治疗,叮嘱其空腹,采集清晨静脉血4ml,经仪器离心后提取血清,-70℃深低温冰箱保存。另外采集确诊的6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标本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所有患者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细胞因子浓度,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在96孔板(可自由选择数目)上包被细胞因子抗体,然后加入待测的细胞培养上清或者血清,使上清或者血清内的细胞因子与抗体结合,然后再加入细胞因子的抗体,该抗体偶联有某一种酶,酶联抗体与细胞因子结合,最后加入底物,结合的酶联抗体上的酶能够使底物显色,根据颜色的深浅就可以定量计算出待测液体中细胞因子的浓度。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IL-17及IL-37水平,根据条件确定好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析方法后,需要将待测样品置于不同的实验条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对入组患者进行相应细胞因子水平的分析。采用相应统计学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及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试剂盒由德国IBL公司提供。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5df88023ea1d6_html_fd21862babf19db7.gif ±s)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对比

肺癌、肺良性肿瘤和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2种细胞因子水平对比情况详见表1。

表1三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对比[5df88023ea1d6_html_45d929cb4d1d581f.gif ±s]

组别

例数

细胞因子水平

IL-17

IL-37

肺癌组

60

31.54±4.87

12.54±4.17

肺良性肿瘤组

60

11.63±2.73

25.65±6.34

健康体检组

60

11.15±2.82

11.93±4.22

P1

27.6236

12.7024

P2

29.4420

0.7964

P3

1.0354

13.9541

注:P1为肺癌 组与肺良性肿瘤组血清比较;P2为肺癌组与健康体检组血清比较;P3为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比较。

2.2 肺癌患者血清中2种细胞因子水平单因素分析

2种细胞因子水平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转移的关系比较详见表2。

表2肺癌患者血清中2种细胞因子水平单因素分析[5df88023ea1d6_html_45d929cb4d1d581f.gif ±s]

分类指标

标本数

细胞因子

t1

P1

t2

P2

IL-17

IL-37

性别

42

32.43±4.88

11.74±2.65

0.3534

0.7238

0.1052

0.9162

18

31.94±4.94

11.82±2.72

年龄

<60岁

28

29.43±5.13

11.66±3.14

0.3141

0.7535

0.1462

0.8838

≥60岁

32

29.85±5.21

11.78±3.21

病理类型

鳞癌

25

30.19±2.83

12.43±2.61

0.4527

0.6867

0.2153

0.5682

腺癌

15

30.19±2.83

12.65±2.72

小细胞癌

11

30.19±2.83

12.43±2.76

大细胞癌

9

30.19±2.83

12.39±2.67

分化程度

高分化

26

20.43±3.16

15.71±4.66

15.3792

★0.0000

14.8643

★0.0000

中分化

21

26.54±4.68

11.12±3.08

低分化

13

35.78±5.94

6.14±2.01

转移情况

36

36.54±5.540

10.03±2.24

21.4872

★0.0000

18.7622

★0.0000

24

26.76±2.35

16.13±4.27

注:★数据表示同组两两之间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则表示同组两两之间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脏恶性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的癌症之一,传统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技术,虽然可以直观看到病灶,但是不灵敏,而血清学检查虽然简单直观,但是可能会掩盖病情,耽误治疗,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因此尚无法作为诊断肺癌有效的手段。研究显示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会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进而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组织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成为研究热点[3]

我院观察了两种新型细胞因子,IL-17通过诱导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过程,当其和受体结合后,作用于多种细胞发挥其生物学功能。IL-37中的IL-37b可以和IL-18受体α链结合相互作用后让IL-18的分泌减少,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4]。IL-17在肺癌中主要表现为促进肿瘤发展的作用,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增加细胞转移的速度,促进或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作用发挥。IL-37在树突状细胞、上皮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一方面可以通过旁分泌的方式起作用,另一方面在细胞内分泌后立刻发挥效应,可以发挥强大的抗炎、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5]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升高,IL-37水平下降可能作为肺癌的特征性指标,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有潜在关联,可进一步研究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孟欣颖,董全江.胃癌病人血清PGE2表达及其与IL-17相关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3,12(18):474-478.

[2] Gao W KS,Lotze MT HC,Robbins PD GA.Innate immunity mediated by the cytokine IL-1 homologue 4 (IL-1H4/IL-1F7) induces IL-12-dependent adaptive and profound antitumor immunity[J].J Immunol,2013,170(1):107-130..

[3] Tete S TD,Rosati M CF,Maccauro G SA,et al.IL-37 (IL-1F7) the newest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which suppresses immune responses and inflammation[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12,25(1):31-38.

[4] 王森,郑晓璇,陈章权.新型抗炎因子IL-37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E-cadherin转录表达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11(6):83.

[5] 王茹,王冬梅.白细胞介素17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2(19):426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