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刘梅英

东阿县人民医院 2522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08例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两组各54例新生儿,给予传统组新生儿采用传统 Y胶布固定法,给予改良组新生儿采用“三”形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的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改良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9.25%、气管脱出发生率为3.70%、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2.96%、皮肤过敏发生率为7.40%;传统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25.92%、气管脱出发生率为14.81%、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8.51%、皮肤过敏发生率为20.3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新生儿进行固定,能够降低多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利于促使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传统 Y胶布固定法;“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

将我院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08例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时间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并分别采用和不同的固定方式对经口气管插管进行固定,观察和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08例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我院进行研究的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全部新生儿均需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治疗,按照新生儿进行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54例新生儿。改良组中,男性新生儿数量为22例,女性新生儿数量为32例,出生时间为1天——22天,平均(5.8±2.1)天;传统组中,男性新生儿数量为21例,女性新生儿数量为33例,出生时间为1天——23天,平均(5.9±1.9)天。全部新生儿出生时间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要求。

1.2固定方法

给予传统组新生儿采用传统 Y胶布固定法,给予改良组新生儿采用“工”形3M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的方式,方法如下:

1.2.1传统 Y胶布固定法

准备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丝绸胶布2条,由宽开始将其剪开至长度为8cm处,使其能够呈“Y”字形,之后即可给予新生儿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工作:将胶布的开叉处对准新生儿的口角,胶布的上条粘贴于新生儿的鼻唇处,下条则于气管插管上进行顺时针缠绕一圈。

1.2.2“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

准备长度为10cm,4cm,4cm,宽度均为1cm的粘着性棉布伸缩带三条,并将一条为4cm的伸缩带以上唇中点为中心粘贴于患儿鼻与上唇之间的皮肤上,并将导管对准新生儿的上唇中点外,将长度为10mc的包带进行应用,将其重点粘贴于管上,然后其两端分别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进行埋线,将其末端进行固定,主要固定在粘贴鼻和唇的伸缩带上。最后,将另一条长度为4cm的伸缩带再粘贴到鼻与唇之间进行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气管脱出、胶布残留以及皮肤过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统计软件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X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 所示,改良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9.25%、气管脱出发生率为3.70%、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2.96%、皮肤过敏发生率为7.40%;传统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25.92%、气管脱出发生率为14.81%、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8.51%、皮肤过敏发生率为20.3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气管脱出、胶布残留以及皮肤过敏情况对比 n(%)

组别

n

气管脱位

气管脱出

胶布残留

皮肤过敏

改良组

54

5(9.25)

2(3.70)

7(12.96)

4(7.40)

传统组

54

14(25.92)

8(14.81)

10(18.51)

11(20.37)

X2

12.365

11.442

10.768

12.37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对于进行窒息复苏的新生儿来说,采用气管插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具有管腔大且可吸痰的优势,十分适合应用于对新生儿的抢救之中。但是在给予新生儿进行插管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新生儿出现流口水、呕吐等情况,可能导致气管插管移位或是滑落等,对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式进行改善,以保障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得到 提高。

研究显示,改良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9.25%、气管脱出发生率为3.70%、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2.96%、皮肤过敏发生率为7.40%;传统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25.92%、气管脱出发生率为14.81%、胶布残留发生率为18.51%、皮肤过敏发生率为20.3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认为,采用“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对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新生儿进行固定,能够降低多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利于促使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人贵,屈伟娇,冯伊利, 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1):55-57.

[2]刘丽平,王家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4):41-42.

[3]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J]. 刘丽平,王家蓉.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