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州 350122
【摘 要】中药方剂的命名方法与规律可反应其方剂之实,古今中医学家在创制方剂之时即将其命名作为重点关注要素,但人们在感官事物实质方面极具个性化,对自然事物的分析角度也略有不同,使相同事物的名称有所差异。本文将《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本著作中伤寒方剂的命名方法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剖析其命名规律,并评估两本著作中伤寒方剂命名方式的传承影响。
【关键词】伤寒方剂;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命名规律
公元3世纪初期,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集众方,投入毕生心血著成《伤寒杂病论》,成书后广为民间流传,得到后世众多医家推崇,晋朝太医令王叔和不断搜集其各种抄本并加以整理完善为《伤寒论》,促使该著作的广泛流传[1]。《肘后备急方》为东晋葛洪所撰医著,其著作名称中的“肘后”与“备急”分别体现了便捷性与应急性[2],成书时大量应用通俗平白的语言,以口语性表述为特色,使其更适合平常百姓使用[3]。详查方剂名称能够发现其作者在中医命名方面的规律,结合规律分析中医方剂命名原则以促进人们对方剂的全面认识,由此可促进中医方剂学科研水平。笔者通过总结《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中的伤寒方剂命名规律,分析两本著作的在伤寒方剂命名方面的差异,并阐述其命名方法的传承影响。
1 《伤寒杂病论》及其伤寒方剂
《伤寒杂病论》受到历代医学家的广泛推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仲景在阅览医书、广集众方的基础上创建了“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辩证理论,该种治疗方式延续至今,在大量疾病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著作中记载的配伍方剂十分严谨,其临床应用广泛并能获得满意效果,后世将其视为经方[4-5]。《伤寒杂病论》中著有伤寒方剂共113首,所著方剂均备注适用证型、功效、配方与制用法,对大部分伤寒病症均有涉及。
2 《肘后备急方》及其伤寒方剂
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肘后备急方》主要包含3部分,其一为葛洪所著原有部分,其二为南朝陶弘景所撰部分,另外还包括金代杨用道附方部分[6]。该著作在中医领域具有较高地位,其重要价值包含医药领域与古汉语领域。医药方面体现于多种疾病的良好治疗作用,而古汉语方面则泛指其语言价值。由于该著作将平常百姓作为主要阅读者,故著作中可见大量通俗平白的口语性表述。根据有关《肘后备急方》语言方面的研究报道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均以文献校勘为主要方向,但也有少量报道对著作中语言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其语言特点符合晋朝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情况,药剂命名也有独特形态。《肘后备急方》中著有伤寒方剂共107首,大部分伤寒方剂均缺乏具体命名,仅指明其方剂内容。
3 《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中伤寒方剂命名特征
3.1 《伤寒杂病论》中伤寒方剂的命名规律
3.1.1 以主药命名
41首方剂均为以主药命名方式,该类方剂中通常包含较多味中药,而命名所用主药在治疗中承担重要作用,应用主药命名方式可突显出方剂中代表性药物[7]。如麻黄汤所属麻黄方族,为发汗解表之峻剂,命名时突出麻黄而更好地体现出主药作用。
3.1.2 以功效命名
12首方剂以功效命名,通过观察其方名便辅助用药人员了解其方剂功效,使其在运用过程中更具便捷性。如大承气汤主要应用在阳明病脉迟病症中,理中丸具有健脾、散热、温中阳之功效。
3.1.3 以药物与功效命名
9首方剂以药物与功效共同命名,其方剂主要功效为其命名中药物具有密切关联,其命名所涉及中药物可直接发挥方剂的主要功效[8]。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心下痞、按之濡等病症,而大黄与黄连分别具有泻下焦与中焦火气之功效,与此类似的还有当归四逆汤、茯苓四逆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等。
3.1.4 以组成命名
17首方剂以组成命名,此类方剂所涉及中药物相对较少,通过观察其药名便能基本了解其组方内容。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方包括麻黄、杏仁、甘草与石膏,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中包含茯苓、桂枝、甘草与大枣等。
3.1.5 以传统神灵崇拜命名
传统中医与宗教文化、传统文化紧密相连[9],著作中共5首方剂以传统神灵崇拜命名,此命名方法传承已久,并且具备较深寓意,丰富了中医方剂的命名特色。如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主发汗功效,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寓意为兴云致雨,进而将其与发汗功效方剂产生联系。
3.1.6 以药色命名
2首方剂以药色命名,方剂中主用药物颜色对整方形成影响,将其作为特色给予命名,如白通汤与白散均以白色作为命名内容。
3.1.7 以主药与数量、比例命名
仅1首方剂以主要与数量、比例命名,即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剂命名明确表现出以桂枝、麻黄为主药,并融合其药物数量与比例,使其方名对组方内容表现的更为突出。
3.1.8 以组方数命名
仅1首五苓散以组方数命名,其“五”字表现出方剂中中药味数,同时添加其主要组成药物猪苓共同完成命名。
3.1.9 以方中药物的加减变化命名
20首方剂以方中药物加减变化命名,该种命名方式最能体现出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10],其方剂均以某方作为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命名是将其变化作为主导以获得方剂名称。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以桂枝汤为基本方,去芍药并加附子;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在桂枝汤基础方上增加芍药、生姜与人参。
3.1.10 以主药与数量命名
1首十枣汤以主药与数量命名,其方名表现出大枣为主药,也可体现出主药大枣所应用数量。
3.1.11 以入药方式与主药命名
2首方剂以入药方式与主药命名,包括炙甘草汤与蜜煎导,前者体现出以炙甘草入药,后者表现出蜜七合一味的入药方式。
3.1.12 以美学方式命名
1首桃花汤方剂以美学方式命名,美学方式在传统中医命名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种命名方式体现出传统中医的综合思想,桃花汤主治少阴病,以赤石脂为主药组成药物,由于赤石脂颜色赤白相间所煎药物犹如桃花,进而重视其美学特色而命名为桃花汤。
3.1.13 以入药方式命名
2首方剂以入药方式命名,包括苦酒汤与烧裩散,苦酒汤需着苦酒服用,烧裩散以裩当烧灰用药,其方剂命名均能够体现方剂的具体服用方式。
3.2 《肘后备急方》中伤寒方剂的命名规律
3.2.1 以主药命名
纵观《肘后备急方》中的107首伤寒方,大多均无方名,仅有9首具有方名,而以主药命名的方剂约占半数,共计4首,通过观察其方剂名称均能了解其主用药物。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均以柴胡为主药,大青汤与瓜蒂赤豆散分别以大青、瓜蒂与赤豆为主药。
3.2.2 以功效命名
承气汤以功效命名,主治大便不通,具有泻下、去毒之功效,而承气具有承顺胃气下行之意,以承气表现功效形成方剂命名。
3.2.3 以药物与功效命名
2首方剂以药物与功效命名,分别为麻黄解肌汤与葛根解肌汤,2种方剂中均表现出主用药物及其治疗功效,麻黄解肌汤以麻黄为主药并以解肌为主要作用,葛根解肌汤中葛根为主药亦发挥解肌功效。
3.2.4 以传统神灵崇拜命名
1首黄龙汤为传统神灵崇拜命名,其“黄”表现中央脾土之色,“龙”意为中华传说神灵动物,以其作为命名方式表现扶正攻下之功效。
3.2.5 以特征命名
1首黑奴丸以特征命名,该方剂中包含釜底黑,因其颜色特征较为突出,进而在命名时以其作为特色。
3.3 《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对伤寒方剂命名的比较分析
《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均包含较多伤寒方剂,并且在伤寒病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著作中伤寒方剂的命名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伤寒杂病论》中伤寒方剂均有指定命名,而《肘后备急方》中大部分伤寒方剂均缺乏命名而仅有组方内容,表现出仲景成书的谨慎性以及《肘后备急方》的通俗性,由于后一著作主要将普通民众作为对象,虽然方剂命名略有欠缺,但其药用价值确切。另一方面,《伤寒杂病论》中伤寒方剂命名方法繁多,成书时所考虑众多方向,从而在后世中医方剂命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肘后备急方》中方剂命名方法相对较少,虽然相关方剂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但对命名规律传承所起到的作用较少。
4 小结
《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均为重要中医古籍,著作中伤寒方剂的应用价值均不容忽视,但二者在方剂命名方面具有诸多差异,《伤寒杂病论》对伤寒方剂命名规律的价值更值得现代医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维娜,李炳茂.《伤寒杂病论》的临床路径思想[J].中医杂志,2014,55(1):22-24.
[2]陈永灿.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918-919.
[3]叶桂彬,伍翠婷.《肘后备急方》量词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19(4):421-429.
[4]姚洁琼,李宜放.《伤寒杂病论》大小成对命名方剂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6,22(7):11-13.
[5]陈绩锐,胡小利,艾军,等.《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发病浅析[J].西部中医药,2014,27(1):63-64.
[6]梅全喜,孙启明.《肘后备急方》中“粉”的考证[J].中药材,2013,19(7):1182-1183.
[7]陆晓红,付源鑫,李岩,等.《伤寒论》中方剂命名规律浅析及思考[J].天津中医药,2013,14(9):543-545.
[8]陈萌,张冬梅,刘敏,等.仲景经方命名演变规律解析[J].国医论坛,2016,31(5):6-8.
[9]陈萌,张冬梅,刘敏,等.中医学疾病命名方式探析[J].中医杂志,2016,57(6):451-453.
[10]任丽顺.《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初探[J].中医学报,2014,29(10):143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