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高等职业 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等职业 教育研究

李春寒 童疏影 魏芙蓉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 618000

摘要:推进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可回避的话题。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技能,轻人文,立德树人的推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章尝试分析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方面存在的不足,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全面推进,构建和谐校园。

图书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人文教育

1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孔子学院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德是教育的保障,是学习知识的基础。青年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欲要树人,须先立德。然而,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片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方面存在的不足

2.1高职德育教育的欠缺

很多高校都有一种误区,认为大学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特别是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生源起点低,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意识不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迎合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普遍重技能、轻人文,重教书、轻育人,重视技能的培养,在突出专业性、技术性的教育过程中,过多将注意力放在了职业技能培养上,提倡学生尽可能取得更多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率,而淡化了高职院校的德育功能,在培养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缺少真抓实干。在课程设计方面也是流于形式的德育教育,多会加大学生的专业课比重,设置的少量人文教育课程也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及系统的课程设计,导致许多教师仅仅限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课程最终变成应付检查的摆设。

2.2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道德上的楷模、灵魂的引导者。由此可知,教师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高职院校需要的就是德育双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自身的行为举止无一不显示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在德育方面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官刺激和体验,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人格和品德培育的活教材。然而,有些教师自身的文明修养意识薄弱,行为举止不文明,谈吐粗俗,有些高校教师为了追名逐利、升职加薪,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这样的教师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其所作所为反而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反面形象,让学生看到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久而久之,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3学生对教育认识偏差

我国自古就有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我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审美观念、个人修养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以致很多学生都认为:人文教育、德育教育仅为粉饰性表面教育的错误观念。加上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即使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广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依然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第一等的二流教育,是那些成绩相对较差,品行有待考察的学生的无奈选择,甚至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因此,很多学生都有自卑心理,甚至自我放逐,自暴自弃。

2.4学生个人修养相对缺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应试教育的分数标尺下的失利生,部分同学个性张扬,缺乏自信;思想活跃、缺乏自律;好奇心强、缺乏修养。作为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年一代,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很多学生都会遇到心理上的困境。失去了家庭方面的依赖和老师的管制督促,加上学业、情感等各方面烦恼和压力问题的交错,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调节和解决,许多学生会丧失信心,甚至内心扭曲、自暴自弃。此外,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时代,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多呈现重物质轻精神的不合理结构[2]。在考试和人际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以各种借口逃课旷课,为了考试过关或考取更好的名次,在考试过程中想法设法的作弊。

3应对措施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生达到,老师必须起到师范引导作用,上行下效,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3]。对于高职教育,应把师德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增强教师自身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引进高学历、高水平、高技能、高情操的人才任教,同时,加强宣传,聘请各个专业的劳动模范及师德楷模来校讲座和指导,运用榜样的力量推进师资队伍师德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于已有教师,优化队伍激励和考核机制,分批次或选拔优秀教师外出培训,到教育基地实践,强化双师队伍建设。

3.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德养成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形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影响师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高职院校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和实施空间。好的校风不仅可以净化校园风气,还能激发师生追求更高尚的品质和更崇高的理想。校园文化可以从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对于精神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实践、交流的场所,或是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美化、设计和建设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其对母校的情感。也可以在师生中发起关于校园文化、校风校纪、精神文化建设的专题活动或讨论,通过竞赛、展示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倡导学生开展班级规章制定、寝室规章制定、社团规章制定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3.3完善评价机制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倘若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不称职,便会感到战战兢兢,那么这种人仅因为他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地位上是高尚的,便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4]。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不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那么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是否高尚就不能得到保证,这就说明了师德和自律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教师要想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需要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师德自律能力的养成。对此,首先应强化多元的育人评价导向作用,社会发展需要多元人才,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多元化,综合素质、长远发展的评价。其次,应建立各级教育监管机构,实施相应的监管机制,依托社会和用人机构,多方参与监管和评价,从而促进评价机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4推进网络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网络在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却微乎其微。相关网站均未能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目前,网络的运用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对于高职院校,应该适应社会潮流,推出网络思想教育、微课等教育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对于疑问困惑,及时予以解答,深化师生间的交流。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拓展主流价值传播途径,加大教育力度。当然,网络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在教育领域还应挖掘更多的教育途径,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4结论

德育和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必然包含一定的教育性。对于高职院校,除了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外,更应该时刻铭记,教育对象是人,人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发展,道德教育和知识传递不应该分割对峙。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的培养,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的完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

[1]曲阜论文化:习近平山东考察谈孔子,第一财经日报[N].2013,12-5

[2]陈靖.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吕艺高.论教育使命”立德树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4):97-10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