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市 300000
摘要:NFC支付作为一种线下支付模式,在支付时不需要启动相关APP,也无需在联网环境中,当移动终端靠近读卡器的读写区域即可完成支付。本文通过专利数据对NFC支付的专利申请量及全球专利分类进行分析,对国内外企业的NFC支付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NFC支付;专利申请量;专利分类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移动PC等。从本质上将,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为用户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按照支付环节所采用的技术,移动支付大体可以分为NFC支付和扫码支付两类。
NFC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即,NFC支付是在支付环节采用了NFC技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利用NFC芯片与银行卡、IC卡等进行关联,将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终端模拟成一张非接触式卡,在支持NFC的POS终端上刷卡完成支付。NFC支付作为一种线下支付模式,在支付时不需要启动相关APP,也无需在联网环境中,当移动终端靠近读卡器的读写区域即可完成支付。
本文以CNABS以及DWPI数据库中公开收录的1549篇专利申请文献为分析基础,利用S系统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自2002年起,全球NFC支付技术专利申请总体呈增长趋势,并在2011年开始迅速发展。NFC支付技术发展按专利申请的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曲线尾部的回落是由于专利文献延迟公开的特点造成的):萌芽阶段(2002年-2004年),此时移动用户数量较少,用户移动支付习惯尚未形成,各企业对NFC支付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的热度不高,NFC支付技术尚且处于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05年-2010年):伴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加,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出现迅速增长。但是,由于NFC技术用于移动支付时,需要网络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银联等多方配合,在多方博弈中,NFC支付标准迟迟不能确立,因此,在这一阶段NFC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专利申请量虽然稳步增长,但是涨幅较为缓慢;急速增长阶段(2011年至今):由于这一阶段中,移动终端用户大量增加,移动支付渗透率逐渐提高,手机厂商加入NFC支付阵营,NFC发展迅速,各类企业纷纷开始在该领域开展研发并着手进行专利布局。
由图1可知,NFC支付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主要IPC大组分类为“G06Q20 支付体系”和“H04B5 近场通信系统”,说明本领域IPC分类时,以NFC支付的两大关键技术“NFC技术”和“移动支付”进行分类。此外,由于NFC支付技术应用时,还涉及商业、通信网络的配置等,因此,IPC分类时还涉及到分类号 “G06Q30 商业,如购物系统”、“H04W无线网络设施”、“H04L29通信控制”等。
图1 全球专利IPC分布图
而NFC支付相关的CPC分类号则相对准确,大部分集中在G06Q20/3278 依靠移动设备的RFID或NFC支付,及其上位点组G06Q20/32使用无线设备及G06Q20/20销售点[POS]网络,此外,由于也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按技术原理分到H04W4/008 NFC下。
图2 全球专利CPC分布图
通过对NFC支付技术及其全球专利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申请量明显高于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应继续加大NFC支付技术上的投入,尤其是手机全终端模式下的NFC支付技术的投入,扩大NFC支付的领头羊地位。国内企业由于在NFC支付技术上专利积累明显不足,应进一步扩展技术分支,寻求突破国外专利垄断的机会,尽快缩短与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重视专利布局,保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