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临床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比较研究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临床效果探究

黄贵业

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10203

【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患者分别拟定传统切除术以及小切口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切除术方案;参照组(40例):拟定传统切除术方案展开;实验组(40例):拟定小切口切除术方案展开;就组间切除术系列指标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26.13±6.62)min;切口长度为(1.85±0.25)cm;住院时长为(4.02±0.49)d;术中失血量为(36.79±4.02)mL;参照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72.39±8.79)min;切口长度为(6.13±1.35)cm;住院时长为(7.02±1.49)d;术中失血量为(79.49±5.49)mL;最终发现,实验组阑尾炎患者系列切除术指标表现均优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于临床接受手术期间,小切口切除术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同传统切除术方案应用效果比较,利于系列切除术指标的显著改善,最终可促进阑尾炎患者早期转归。

【关键词】传统切除术;小切口切除术;阑尾炎;临床效果

急性阑尾炎作为发病率具有显著特点的腹部急性疾病之一,症状主要集中于转移性右下腹痛方面,并且恶心呕吐症状等往往伴随出现。此类疾病于早期往往同胃炎疾病相混淆,对此需要对诊断的早期性以及明确性做出充分保证,以研究有效方案展开手术治疗[1]。本次研究将针对阑尾炎患者探究分别拟定传统切除术以及小切口切除术方案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说明小切口切除术方案拟定并应用的可行性,并促进阑尾炎患者切除术指标改善以及早期转归。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切除术方案;参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65岁,平均年龄为(39.03±2.62)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h~73h,平均病程为(30.29±2.53)h;实验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6岁,平均年龄为(39.05±2.6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3h~75h,平均病程为(30.33±2.55)h;纳入标准:①临床均接受手术方案治疗;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表现出一般资料缺失;②存在意识不清等现象;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方法

收治的阑尾炎患者经分组并应用切除术方案治疗期间,参照组:拟定传统切除术方案展开:临床拟定持续硬膜外麻醉方案给予切除术配合,控制60~80mm手术切口。手术过程中采用同实验组阑尾炎患者相同的操作[2];实验组:拟定小切口切除术方案展开:临床拟定持续硬膜外麻醉方案给予切除术配合,对应进行麦氏切口的选取,控制斜切口大小为10~20mm。对于患者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临床对应展开剥离操作,直至患者腹膜位置。将患者腹膜切开后,准备实施腹膜牵引操作,主要利用拉钩完成。将患者阑尾完全提起,依次对其展开系膜近端缝扎以及根部阑尾结扎操作。在同结扎线保持5mm位置,将患者阑尾进行切除。利用三棒法对残端进行合理处理,将腹膜缝合后,合理展开逐层缝合操作[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的切除术系列指标(临床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住院时长、术中失血量)。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两组阑尾炎患者切除术结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切除术系列指标)以5de725e6091f2_html_5ca6f047c2f05b1.gif 表示,行t检验,最终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阑尾炎患者系列切除术指标表现均优于参照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阑尾炎患者切除术系列指标临床对比 (5de725e6091f2_html_5ca6f047c2f05b1.gif

组别

临床手术时长(min)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长(d)

术中失血量(mL)

实验组(n=40)

26.13±6.62

1.85±0.25

4.02±0.49

36.79±4.02

参照组(n=40)

72.39±8.79

6.13±1.35

7.02±1.49

79.49±5.49

t

26.5879

19.7259

12.0966

39.688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讨论

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未获得及时确切治疗后,最终表现出阑尾穿孔的概率较为显著,此时患者生命安全受到的威胁同样呈现出显著性特点。对此在急性阑尾炎确诊后,需要立即拟定有效方案展开病症治疗。临床以手术方案的应用率具有显著性特点,主要体现为传统切除术以及小切口切除术两方面。其中前者的应用,不但需要制作较大手术切口,并且系列切除术指标均表现较差,从而呈现出术后恢复缓慢的特点;而小切口切除术方案的拟定应用,可以使得系列切除术指标获得确切改善,对于系列组织以及腹腔内脏器损伤可以充分减少,对于伤口愈合可以发挥更明显促进效果[4]。此外,其能够防止手术后呈现出腹腔粘连的现象,从而对于肠梗阻发生率的降低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具体操作期间,为了使得小切口切除术疗效获得进一步提升,手术期间对于系列事项,需要充分注意。在进行切口位置选择期间,需要依据患者麦氏点或者疼痛位置完成;对患者阑尾附近组织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呈现出脓液现象后,需要彻底冲洗脓液后,对应展开阑尾切除操作。并且对于阑尾系膜结扎操作而言,避免呈现出不牢固结扎的情况[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26.13±6.62)min;切口长度为(1.85±0.25)cm;住院时长为(4.02±0.49)d;术中失血量为(36.79±4.02)mL;参照组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时长为(72.39±8.79)min;切口长度为(6.13±1.35)cm;住院时长为(7.02±1.49)d;术中失血量为(79.49±5.49)mL;最终发现,实验组阑尾炎患者系列切除术指标表现均优于参照组明显,从而证明小切口切除术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同传统切除术比较,可以在改善系列切除术指标前提下,使得阑尾炎手术效果以及康复速度显著提升,进一步说明小切口切除术方案拟定与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阑尾炎患者于临床接受手术期间,小切口切除术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同传统切除术方案应用效果比较,利于系列切除术指标的显著改善,最终可促进阑尾炎患者早期转归。

【参考文献】

[1]付剑.改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08):1854-1855.

[2]李俊.腹腔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氧化应激、免疫及循环系统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3):50-51.

[3]鲁翠玉.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17+119.

[4]余怡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定位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4):106-108.

[5]文喜陵,江菊芬,赵坤.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