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新教材存在问题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高中政治课新教材存在问题浅探

刘小愿

(河北省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刘小愿)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材知识结构方面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一些不适应和困惑。按照新课改的说明,新教材要坚决克服旧教材知识分得过细,条目过多,缺乏必要的整合等弊病。这次新课改教材知识结构的变化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少的迷茫和困惑,本文就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认识谈些看法。

1知识模块开设的次序方面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分四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人们认识事物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做到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就这四个模块的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离学生认知水平最近的应是文化生活。所以我认为所开科目的次序应该是: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地方所开课的次序都是按教材上是1、2、3、4来做。高一的第一学期开经济学,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课程的后半部分,学生对这块知识的生活感知基本上是空白。更为不适的是高一第二学期开设政治生活,对学生而言,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政治方面的认识近乎盲点,我们也觉得这个时候开设政治生活有点荒唐。那现有的次序是谁安排的呢?能否变通一下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新课程改革方案出台后,尤其是课程标准出来后,有关方面就组织人力编写教材,先编出了《经济生活》,于是当年的各学校就都先开《经济生活》。以后又陆续编辑出版了其他几本教材。由此可见,我们高中政治的四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四块,任意先开哪一块都行。没必要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按教材上的次序来上,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地安排模块次序,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顺畅、舒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知识点的编排方面

总体感觉是知识点太多、太乱,并且那些知识点的出现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据说是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所以好多地方都只是出现了概念或名词,再没有任何说明或注释,我们感觉教材的编写离学生实际有点远。另外,该套教材分正文与辅助文两块。正文没得说,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按照专家的说法,辅助文属于学生自学的部分。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高考必考的重点、难点等正好都在辅助文中。比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及与价值量的关系等。这种知识,放在正文中尚且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才能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更不要说是放在辅助文中了。我们感觉这一块的许多知识点根本不是学生能够自学解决的,高一的学习只是生吞活剥式地粗略认识,要适应高考的需要这是远远不够的。

3部分章节的编排不符合认知秩序

以前我们的课程章节一般是先讲共性,再讲个性。比如国家职能,就先讲国家的公共职能,再分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新教材不再怎么说资本主义的事,重点说我们自己的事。这应该是适应我国外交政策转向的需要。但有些知识章节的编排欠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让人感觉很别扭。比如《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节———市场配置资源,通过比较计划和市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学生自然会得出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所以我国由原先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块学生接受和理解都很顺畅,但刚说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接着讲市场秩序,说规范市场秩序要靠法律规则、道德、诚实守信等,叫学生感觉很别扭。如果把这一块放在后面,先讲市场的缺陷,再讲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而后把规范市场秩序,除了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之外,还要靠道德、诚实信用等必要措施,这样就顺畅多了。

4综合探究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

通过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新课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的内容,我们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新课程后安排的探究内容根本就不符合学生实际。尤其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安排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课安排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些题目每个都离学生实际甚远,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在网上瞎找相关资料,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意见是能不能安排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近些的事例,比如就从班级管理的民主说起,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叫有序民主,什么叫无序民主,它们各自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由易到难的梯级式上升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相互依存的,有盾就有克盾的矛。按有关专家的说法,新课程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靠我们聪明的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一找到克服的办法。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确实针对那些问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也有些自己的体会:①教师观念要进一步转变。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才是依据,课本只是完成课标的载体之一。教师不仅是课本的应用者,更是教材的再造者,开发者。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资源,用活身边的人和事。②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增强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和重组能力。比如我在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课本上是先讲完三个原则,而后讲巩固民族关系我们该怎么做,能做什么。我稍加整合,在讲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后,直接引入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该怎做,一气呵成,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很顺畅,效果也很好。③要克服急躁冒进的做法。虽然一进入课改我们深刻的感受是时间不够,但由于有补课的时间介入,每学期的课都基本能轻松完成,所以没有必要慌慌张张地突击进步,而是要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计划顺利推进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