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 2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施晓军陈康沈青王凤金叶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胶囊口服,两组均同时予口服拜阿司匹林,并给予对症处理。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均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监测血尿常规、血糖、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头颅CT等。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可以降低局部炎症反应、抑制自由基毒性等对神经组织的损伤,重建局部微循环,降低脑水肿,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病变症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胶囊急性脑梗死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44.012

作者单位:2014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且逐步年轻化,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1】本研究通过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后发现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发病24h以内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2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后遗症的;(2)无心、肝、肾功能不全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41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综合治疗措施,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80056)30mg/次,加入0.9生理盐水100mI后静滴,30min内滴完,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粒0.1g)O.2g口服,3次/d,连用14d。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

1.3疗效评估(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在人院时和入院治疗后第14天各评分1次【3】;(2)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在入院时和入院治疗后第14灭各评分1次;同时监测血尿常规、血糖、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定期复查颅脑CT以排除脑出血。临床疗效评定参照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4】: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5)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进步)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NIHSS及ADL评分情况见表1。

2.3安全性对比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对照组肝功能异常3例,皮疹2例;治疗组肝功能异常4例,皮疹3例。组间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微血管微血栓形成和其他机制导致的以脑组织变性、坏死为主要症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表现为:(1)能量耗竭和酸中毒;(2)细胞内钙超载;(3)氧自由基损伤;(4)兴奋性氨基酸毒性;(5)炎症细胞因子损害。【5】

作为一种新型的脑组织保护剂和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具有脂溶性高、抗氧化性强和易通过血脑屏障的临床特点,可有效降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从而降低梗死后脑水肿,也可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生成,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最终减轻神经系统损伤。邹利添等【6】表明:依达拉奉静脉给药能够清除脑组织中高度细胞毒性的氧自由基从而防止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丁苯酞软胶囊是国家一类新药,主要成分为丁苯酞,化学名称:消旋一3一正丁基苯酞,提取自芹菜籽中,于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临床药效学研究表明:此药有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可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缩小半暗带,减少血栓面积。这已经动物试验证实【7】。丁苯酞软胶囊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重建缺血区微循环,使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多【8】,增加缺血半暗带区供血,减少了缺血所致脑水肿;减少线粒体受损,使能量代谢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干预了花生四烯酸及其产物引起的病理改变,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收缩,清除自由基,使缺血面积减少,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自由基反应和兴奋性毒性等对神经组织的损伤,增加缺血半暗带区供血,减少了缺血所致脑水肿,缺血面积减少,从而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病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牟方波,郭鹏.急性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12,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20—22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69一Z674.

[3]唐丽坤,陈风俊,覃玫.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昔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24—26.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5]徐如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新技术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lO(11):1081—1083.

[6]邹利添,古金花,陈国新.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

45—47.

[7]徐皓亮,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3):172—177.

[8]黄如训,李常新,陈立云等.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5-988.

(收稿日期:2015-09-16)

(本文编辑:宋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