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优质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玲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110006)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均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糖尿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的临床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该病若不加以有效的控制,极易引发肾脏、眼、心血管及神经等多中器官并发症[2]。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针对部分糖尿病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旨在有效的控制其血糖水平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71.28±5.6)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11.79±2.68)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72.32±5.4)岁;病程4-22年,平均病程(12.13±2.5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康复指导:因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而老年人群的自理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宣教,可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纠正其不利于治疗的生活习惯,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自觉选择对康复有利的行为。②心理干预:由于长期遭受疾病折磨,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定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根据其心理特点予以患者心理疏导,消除其负面情绪,嘱咐其遵医嘱服药,配合治疗。③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使用胰岛素的益处,并告知患者家属如何检测患者的血糖值,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血糖值并控制胰岛素用量。④生活护理:控制饮食是糖尿病基础护理的一种,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限制甜食的摄入,并提醒患者多食米、面及粗粮等食物,增加纤维食物和低糖水果的摄入量,以防发生便秘;待病情稳定,应嘱咐患者进行骑自行车、慢跑及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min为佳,根据身体适应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锻炼强度,以达到增加组织利用糖、增强体力、改善身体耐糖量、改善代谢和控制血糖的作用。

1.3评价指标①血糖水平: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②生活质量:护理后,根据GQOL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各维度满分100分[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BG、P2hBG及HbA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3讨论

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了对患者实施传统的治疗以外,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4]。严格监控患者的饮食情况、心理状态、运动方式、药物使用方法等,并对其进行康复指导,使其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患者遵医嘱用药,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5]。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对比得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将其原因归结为:①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意识到尽早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使其以一颗积极地心态面对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②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控制其饮食及糖分摄入量,可以有效的降低胰岛素β负荷,促进胰岛组织的恢复;指导患者尽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代谢异常,增强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程度,提高脂肪与肌肉组织对糖分的利用率,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6-7]。③指导患者家属正确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控制胰岛素用量,防止患者因过量使用而发生不良反应[8]。④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面对治疗,树立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苍,曾咏梅,刘可.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5):567-572.

[2]王文绢,董晶.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的研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07):577-583.

[3]戴丽丽,陈燕,袁晓丽.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5):380-381.

[4]任飞云,项晓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状况调查[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5):980-981.

[5]朱雅红,倪贤杰,缪红英.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Lisfranc损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6,28(06):78-80.

[6]刘娜娜.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29-530.

[7]陆仕英,祝滢.糖尿病患者眼病术前多形式强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02):204-205,211.

[8]张晓颖,张志云.出院后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02):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