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

肖立平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骨一科3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参考组(n=45),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参考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踝关节评分(Kofoed)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达到良好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跖跗关节损伤;空心钉

跖跗关节损伤在临床并不常见,然而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建筑行业发展等多因素影响,跖跗关节损伤发生率有所上升[1]。由于跖跗关节解剖相对复杂,因此若治疗不当可能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以往临床多采用空心钉固定治疗,然而临床时有术后感染、未复位及内固定断裂等报道[2]。我院在45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效果确切,现将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0±3.3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运动损伤19例,高处坠落4例。参考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平均(40.17±3.4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运动损伤20例,高处坠落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行常规X线拍摄检查,受伤严重者则接受三维CT重建检查。术前患者接受消肿、肢体抬高等治疗,消肿后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以跖跗关节为中心足背做1-2个纵行直切口,切口长度4cm左右;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牵拉趾长伸肌腱向外侧,期间注意保护腓深神经及足背动脉,保证受累跖跗关节充分显露,去除嵌入关节的软组织及软骨碎片,常规复位骨折及脱位。第1、2跖跗关节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自跖骨基底背侧打入导针,双重加压螺钉或者空心螺钉固定,注意控制螺钉深度。若第2跖骨基底骨折粉碎,则固定第2跖跗关节。复位钳复位第2跖骨基底外侧缘及内侧楔骨,沿Lisfranc韧带方向固定双重加压螺钉,远端螺纹完全进入第2跖骨基底。若第3跖骨脱位,则由远向近使用1枚4mm的双重加压螺钉固定。若第4、5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且克氏针固定不稳定,采用重加压螺钉固定。参考组采用克氏针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足正、侧、斜位X线拍摄,观察脱位及骨折纠正情况,常规冲洗伤口、止血,缝合韧带及关节囊、放置引流条,并逐层缝合包扎切口。

1.3观察指

(1)记录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肿胀、复位不良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术后随访3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3]、踝关节评分(Kofoed)[4]评价患者康复情况。AOFAS评分:包括疼痛(40分)、功能和自主活动、支撑情况(10分)、最大步距离(5分)、地面步行(5分)、前后活动(屈曲加伸展)(8分)、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6分)、踝-后足稳定性(前后,内翻-外翻)(8分)及足部对线(10分),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Kofoed评分:包括疼痛(50分)、功能(30分)及活动度(20分)。优:85-100分;良:70-74分;差:<70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10±3.33)d,参考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79±4.04)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参考组术后出现3例感染、2例愈合不良、2例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AOFAS评分、Kofoed评分比较

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AOFAS评分、Kofoed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AOFAS评分、Kofoed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高处坠落伤、车祸伤及各类运动伤不断增加,跖跗关节损伤发生率呈现出增高趋势。由于跖跗关节结构较为复杂,极易与一般前足扭伤混淆,且易被更为严重的合并伤掩盖,因此具有较高的漏诊、误诊率,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足部慢性疼痛、足部畸形及残疾等不良预后[5]。跖跗关节损伤主要分为低能量与高能量损伤,其中低能量损伤相对较轻,而高能量损伤可引起严重的骨折脱位、中足肿胀甚至粉碎性骨折等,因此及时复位固定尤为重要。

临床治疗中普遍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为跖跗关节损伤的最佳手术方式[6],医师可直观观察到骨折碎片以及嵌入组织,彻底清除骨碎片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而恢复良好解剖复位以及坚强固定对保持足弓正常功能最为重要。可是针在以往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多用于固定第4、5跖骨外侧柱,其针尾在皮肤往外面,因此可在术后第6-8周直接拔出,然而术后常出现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采用的双重加压空心螺钉更为先进,远端、近端均有螺纹,且远端螺纹螺距相对较大,用于固定时可前后产生双重压力,利于跖跗关节内固定,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期AOFAS评分、Kofoed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证明了双重加压空心螺钉在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更加牢固,稳定性、固定性更佳,有助于术后患者康复。

总之,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中采用双重加压空心螺钉能够达到稳定、固定的效果,对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博源,孙占东.Lisfranc韧带对跖跗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解剖学测量及生物力学研究实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0):2921-2926.

[2]杨兆先,赵汉平.空心钉与克氏针置入修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解剖复位及足踝功能评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1):5026-5030.

[3]赵宏谋,张言,胡东,等.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5):553-558.

[4]许骏,谢林.人工全踝关节置换与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3):368-373.

[5]郗艳,胡丁君,姚伟武,等.跖跗关节损伤的分型及影像学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5):1976-1981.

[6]衣兰凯,孙建民,姜厚森,等.微型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6):49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