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周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周蕾

周蕾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0202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内镜中心实行内镜清洗消毒资料中随机抽取20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镜清洗方法,观察组护理干预、集中培训、严密监管等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消毒后的内镜外表面、内腔消毒合格率及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内镜外表面、内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1%(P<0.05);观察组(1%)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应用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能有效提升内镜消毒效果,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内镜消毒;质量控制

随着微创技术的推广,内镜被广泛的应用在诊疗的各个领域。内镜的结构精细又复杂,容易暗藏致病菌,如果携带细菌的内镜进入人体,侵及胃、肠黏膜,情况严重会使黏膜穿破,破坏黏膜屏障引发医源性感染,因此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1]。本文对观察组100份器械进行护理干预、集中培训、严密监管等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内镜中心实行内镜清洗消毒资料中随机抽取20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份份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所用的消毒器械、消毒相关人员均要求相同,两组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常规工作方法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具体如下:

(1)预处理:内镜使用后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反复送气、送水至少10S,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盖好内镜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2)测漏

(3)初洗

(4)清洗

a.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

b.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

c.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端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污染物,十二指肠镜需专用的毛刷清洗抬钳器;

d.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执行;

e.刷洗按钮和阀门,适合超声清洗的按钮和阀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超声清洗;

f.清洗液应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e.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水平消毒后备用;

(5)漂洗

a.将清洗后的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漂洗槽内;

b.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剂残留。

c.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d.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s,去除管道内的水分。

e.用擦拭布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6)消毒

a.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b.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执行。

c.使用灭菌设备对软式内镜灭菌时,应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

(7)终末漂洗

a.更换手套后取出消毒内镜。

b.用压力气枪或注射器向各管道充气,排出管道内的消毒液。

c安装全管道灌流器(或使用压力水枪),用过滤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10s

d用过滤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部件及附件。

(8)干燥:选择正确的干燥方法,使外表面和管腔干燥。

1.22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内容如下:

(1)组织护士培训,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护士能按操作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组织考试考核护士掌握医院感染及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知识的情况,对不合格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培养起护士的防范感染能力和意识。

(2)二次污染防范措施在每次诊疗结束之后,要用紫外线对内镜室进行空气消毒;充分刷洗清洁槽及冲洗槽,并用消毒剂进行擦拭;定期更换消毒液,更换后要彻底消毒并清洗消毒槽;用无菌纱布仔细擦干干燥台、末洗槽,还要用酒精将内镜运输车、内镜储存柜进行擦拭消毒处理;内镜清洗消毒中所用的水需事先检查其微生物含量,防止水源污染因素对内镜造成感染;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佩戴手套,平时注意手部卫生,手套应定期更换。

1.3依照我国卫生部于2004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对内镜外表面及内腔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若内镜在消毒后未检出致病菌,并且细菌总数在20cfu/m3,将以下则视为合格,以此统计出两组的内镜外表面及内腔清洗消毒合格率。再统计操作内镜期间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内镜外表面及内腔的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如表1:

2.2观察组(1%)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P<0.05。

3.讨论

我国医院的日接诊量大,内镜配备比例相对较低,内镜反复使用,多次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之对内镜附件及储藏区域的消毒工作缺乏重视,很容易导致二次感染[2]。我院针对此类现象,重点进行护理人员技能的培训和二次污染防范措施,本例中观察组的内镜外表面、内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1%(P<0.05);观察组(1%)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P<0.05。说明该护理干预应用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能有效提升内镜消毒效果,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夏添.探讨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护理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47-248

[2]张丽平.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