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的控制作用。方法:以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率,投诉率和满意度。结果:预警性组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率远低于后者,总满意率远高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也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改善其满意度。
关键词:预警性护理管理;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满意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未预计到、不在计划中或者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事件,如护理缺陷、意外事件等。护理不良事件不仅会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还会增加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风险。研究认为[1],护理不良事件不仅会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且还可诱发护患矛盾,甚至会出现投诉、护患纠纷,严重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控制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已经成为医务人员普遍关注的重点。预警性护理管理是指根据当前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的一种具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管理策略。为了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本研究特选取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医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展开临床试验,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所有入选者均为住院患者,均意识清醒,均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感染性休克、昏迷状态和植物状态者,已经并发院内感染者,拒绝签署同意书者。参照组共150例受试者,包括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25-80岁,平均(54.2±11.3)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26例、消化系统38例、血液系统21例、心血管系统26例、内分泌系统12例、泌尿系统14例、生殖系统13例;预警性组共150例受试者,包括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23-80岁,平均(54.0±10.9)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25例、消化系统37例、血液系统22例、心血管系统27例、内分泌系统11例、泌尿系统13例、生殖系统15例。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提醒患者注意安全,并保持病房卫生,勤换衣物、床单和被罩,在走廊、病房和诊疗室张贴醒目标语,设置病床护栏等。
预警性组在上述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首先分析导致坠床、跌倒和院内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总结每项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其中坠床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床防护设施需要强化、患者睡觉不安稳、护理人员巡回频率低等;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路面湿滑、病人行动不便、伴有骨质疏松、医院路面不平整等;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不注意个人卫生、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消毒规范操作、抗生素滥用产生耐药性、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然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上述因素的存在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在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后对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除了常规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外对于行动不便者还应当向医院申请轮椅、支具等帮助其行走;对于睡觉不安稳者加强巡回,由责任护士专门看管;若发现医院不平整的路面,则需要提醒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填补。此外,在不良事件发生后必须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造成不良事件的相关记录、检验报告、相关药品和器具等均需要妥善保管,以备鉴定;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需要主动向护士长汇报、登记事情经过、原因和后果,并由科室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分析讨论会;完善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的处罚措施,对于有护理不良事件防控贡献者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1.3观察指标
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率,投诉率和满意度,将坠床、跌倒和院内感染记为护理不良事件,统计住院期间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满意度分为极其满意、尚可和不满意,采用卫生部颁布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极其满意与尚可者构成比之和记为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17.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借助秩和、检验等级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标准为双侧α=0.05,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预警性组坠床、跌倒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常规护理管理在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控制中的作用并不理想,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常规护理管理缺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并没有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评估;其二,常规护理管理缺乏针对性,对每位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缺乏重点预防措施;其三,常规护理管理只能满足患者一般的护理服务需求,并不重视个体化的服务需求[2]。因此,常规护理管理对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控制作用并不理想,有待改进。
本研究中预警性组坠床、跌倒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率远低于后者,前者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与后者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预警性护理管理应用于住院患者中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降低投诉率,还可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中关于坠床、跌倒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与既往彭燕等人的研究相符合[3],在其研究中指出,预警性护理管理下上述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0.00%和1.00%,远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的11.00%、8.00%和10.00%,证实预警性护理管理的确具有良好的作用。预警性护理应用于住院患者中符合循证医学的理念,并且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对每一位患者均能够做到认真、准确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保证每一位患者均能尽量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从而保证患者满意度的提升[4]。因此,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相比较,预警性护理管理在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和投诉率控制中的作用更佳。
综上所述,建议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以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改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晓敏,丁雅英,汪虹,等.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378-382.
[2]林桦,陈希,俸永红,等.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7):1189-1191.
[3]彭燕,赵红,聂勋梅,等.全员参与原因分析模式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3):327-329.
[4]董婷婷,韩斌如,杨莘.护理不良事件聚集性信号预警模型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