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天津宝坻301800
摘要:目的:观察义齿对口腔修复中基牙出血指数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病修复患者(2013年05月01日到2016年4月30日期间),将其依据进行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治疗),各40例,对比2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采用活动义齿治疗牙周病修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基牙的出血情况,值得研究。
关键词:义齿;口腔修复;基牙出血指数
牙周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导致人体牙齿缺失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往往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伴牙列缺损的治疗主要采用义齿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均具有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及美观的作用。本文当中,对本院2013—2016年收治的牙周病修复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我院牙周病修复治疗患者(共收集80例),所选时间属于2013.05.01日~2016.04.30日期间,将这80例牙周病修复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40例为一组。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2、1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0岁,下限值36岁,年龄平均值(59.05±1.32)岁。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3、17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0岁,下限值35岁,年龄平均值(58.36±1.2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患牙类型、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方法先检查两组患者的牙周、基牙牙体与余留牙;完善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咬合调整等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对照组。本组牙周病修复患者采用传统固定义齿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及牙齿松动情况,选择牙齿固定体内聚角度,合理设计桥体类型及与对颌牙的咬合接触关系对其进行修复。
观察组。本组牙周病修复患者采用活动义齿—套筒冠义齿进行治疗。具体修复方法参照贾素侠等[1]文献中的方法。按照套筒冠义齿要求行牙体预备,预留足够的内、外冠修复空间,同时调整基牙高度,改善冠根比例。各基牙间取得共同就位道,基牙肩台制备宽为1mm的360°等齐龈直角肩台;排龈,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将修复前咬合记录转移至牙合架,制作内冠;内冠试戴,检查边缘密合度,并确认共同就位道,再次取印模,印模范围以可摘活动义齿部分要求为准。内冠灌注树脂材料并安插固位钉,其余部分灌注超硬石膏;再次上牙合架,制作外冠及支架,排牙试戴,检查无误后充胶、打磨、抛光,临床试戴同时行口腔卫生宣教。
所有基牙预备、牙周检查均由同一医师完成,修复体的制作均由同一技师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基牙龈沟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牙周探诊后30s,观察有无出现及出血程度,以0-5级记分,0级:牙龈正常,探诊无出血;1级:牙龈颜色有炎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级:仅在探诊处呈点状出血;3级:为出血沿龈缘扩展:4级:为出血溢出龈缘;5级:牙龈自发性出血倾向;级数越高表明出血越严重[2]。
1.4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2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并用t值检验,并用X2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修复前,两组基牙出血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后,两组的基牙出血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P值小于0.05。
3讨论
牙周病常导致牙齿松动及牙齿缺失,而牙周病伴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是一较为复杂的问题,临床常用方法有固定义齿修复以及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方法主要是参照桥梁的力学原理,利用缺隙两侧基牙修复缺失牙形态和生理功能,达到牙齿舒适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方法,则是利用卡环等将义齿固定在剩余牙齿上,依靠余留牙和黏膜修复缺失牙及咀嚼功能。固定义齿修复以及活动义齿修复作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固定义齿相比活动义齿对基牙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的疗效明显较优,也有研究显示活动义齿的修复效果要较理想[3],而且满意度可达到98.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分析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临床效果,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义齿修复治疗后,活动义齿组的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固定义齿组。该研究中活动义齿并非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因为传统可摘局部义齿采用卡环固位,咀嚼过程及义齿摘戴中基牙易受到扭转力及侧向力作用,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基牙牙周组织破坏出现松动。而套筒冠义齿基牙经过合理预备,基牙冠根比例得到改善,减少了杠杆扭力作用,减轻基牙受到各种非轴向牙合力造成的牙周组织创伤。同时外冠-支架部分可自行摘戴,较易实现基牙牙周治疗的菌斑控制和系统维护[4],内冠表面高度抛光,减少了对牙龈的刺激,避免了基牙继发龋坏及牙周病的的加重,与常规固定义齿修复相比优势明显。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修复患者采用活动义齿即套筒冠义齿进行治疗,能够保护余留基牙,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素侠,李国宾,张志伟。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20-3321.
[2]曹裕杰,魏斌,吴赟,等。夹板式黏结桥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J].上海医学,2011,34(12):949-952
[3]史洪梅.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97-99.
[4]王红梅,杨永进,蔡兴伟等.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炎伴多数牙缺失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3):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