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市中医院江西鹰潭335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中医固脾肾及灌肠法治疗,持续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肌酐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固脾肾;灌肠法;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尿素氮、肌酐堆积为主要表现,研究表明,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预后差,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而需要血透治疗。保护残余肾功能是临床治疗重点,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程,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西医治疗以饮食干预为基础并联合对症治疗,但效果欠理想[1]。本病隶属于“水肿”病范畴,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是发病的重要病机,本文将观察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共100例,经医学伦理会审核,并签署知情同意。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7~75)岁,平均(49.62±7.49)岁。病程(1~8)年,平均(3.86±0.72)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4)岁,平均(50.18±7.31)岁。病程(1~9)年,平均(3.63±0.78)年。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纳入标准:①因慢性肾功能衰竭[2]收住入院,133umol/L<Scr<443umol/L,中医证型脾肾亏虚、湿浊内阻证;②近期使用过其他治疗药物者。排除标准:①受试药物过敏者;②孕妇不便纳入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低盐低磷低优质蛋白饮食,摄入量方面,每日蛋白质0.6~0.8g/kg,磷小于10mg/kg,根据患者基础病行针对性干预。观察组:联合中医固脾肾及灌肠法治疗,口服固脾肾方由法夏12g、茯苓15g、炒白术12g、陈皮12g、党参15g、生黄芪40g、当归15g、杜仲15g、寄生15g、仙灵脾15g、仙茅15g、川芎15g等药物组成,并随证加减。日一剂,150ml/次,2次/天。灌肠:方由苦参、大黄、牡蛎30g,红花10g,煎煮成100ml,每次灌肠100ml,每天1次,两组均12周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肌酐情况,护士抽取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待检,均为同一位检验科工作人员完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临床疗效。显效:Ccr升幅20%以上,Scr降幅20%以上;有效:Ccr升幅10%以上,Scr降幅10%以上;治疗后上述指标未改善[3]。
1.4统计方法
SPSS20.0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疗效卡方检验,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t检验。
2结果
表1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注: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组间比较。
2.1两组Ccr及Scr比较两组治疗前Ccr及Scr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Ccr升高,Scr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cr高于对照组,Scr更低(P<0.05)。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见于慢性肾病终末期,以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为主要表现。治疗方面,如患者已发展为尿毒症,则需要行血液透析甚至肾移植治疗。但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研究表明,即使血透治疗也效果有效,长期应用还可诱发诸多并发症。因此保护残余肾功能是慢性肾衰患者治疗的重点,肾衰早中期及时药物干预可延缓病程发展,从而改善预后。肾衰隶属于“水肿”等疾病范畴,脏腑以脾肾累及为主,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失健则水湿不化,故而浮肿;肾主开阖,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最终形成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水、毒等病理产物蓄积为标。激素是慢性肾病的常用药物,但性温,可进一步损伤脾肾功能,增大治疗难度。
中医固脾肾方具有补益脾肾功效,其中黄芪量大,与生白术、党参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功效;茯苓健脾渗湿;炒杜仲、仙灵脾、仙茅合用共奏温肾助阳功效,促进肾气修复;法夏化湿醒脾;甘草调和药性;久病多瘀,故以川芎活血化瘀。灌肠方由苦参、大黄、牡蛎、红花等药物组成,其中苦参清热燥湿;牡蛎平肝养阴,软坚散结;大黄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泻浊。大黄功效骏猛,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脾胃,因此笔者采用健脾补肾口服方与化瘀化瘀灌肠方联合应用,促进元气修复的同时,加速了病邪消散[4]。
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肌酐更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证实了其显著疗效。综上,笔者认为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向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78-79.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9):1029-1033.
[3]陆健.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60-261.
[4]周刚.包醛氧淀粉与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7(29):2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