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市太和医院4420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法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以及IL-6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的方法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滤过;高脂血症胰腺炎
高脂血症胰腺炎(HLP)是胰腺炎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逐渐改变,高脂血症胰腺炎(HLP)患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HLP具有发病迅速、并发率发生高且死亡率高的特点[2],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本文针对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总结并归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法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为(39.31±5.54)岁;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38.21±4.8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禁食制酸处理,给予营养支持,使用常规药物预防感染,缓解炎症反应,并进行抗凝处理等。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血液滤过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置管,使用Prisma床旁血滤机连接管路,建立体外循环系统并对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血液流速为200ml/min,治疗剂量定为3000ml/h,血液滤过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血压和尿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血液流速与治疗剂量。
联合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置管后,连接用于血液灌流的体外循环管路,使用珠海健帆生产的中性大孔吸附树脂HA330型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血液灌流速度定为200ml/min,每次灌流120min,若期间有凝管现象,应及时更换灌流器与管路。灌流结束后,更换体外循环管路进行血液滤过,方法同于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90例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联合组的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以及IL-6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
3、讨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并未明确,一般认为与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血栓、胰腺脂肪沉积影响到微循环以及缩血管活性物质与前列腺环素的分泌失衡有关[3],采用禁食、皮下注射肝素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轻度HLP患者的症状,却对急性与重症HLP患者作用不大。血液灌流与血液滤过联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血清中的炎症介质[4],对炎症因子进行有效地控制,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联合组的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以及IL-6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表明在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时,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的方法优于单独使用血液滤过法,值得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的方法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远超,喻莉,耿峰,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4):274-276.
[2]陈诚,唐小铁,吴智慧.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胰腺炎伴肾衰竭的疗效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15(2):52-54.
[3]叶应春,刘正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0例疗效评估[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05-1207.
[4]张晓飞,李亚斌,王塬.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7(3):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