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选择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后在预防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6例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33例):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3例):选择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最终就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18.18%)对比,观察组(3.0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18.18%)展开对比,观察组((3.03%)获得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副反应发生率(9.09%)对比,观察组(6.06%)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疗人员选择替格瑞洛药物对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介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概率可以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导致用药副反应增加,从而改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替格瑞洛;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支架内血栓事件;预防效果
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属于PCI手术过程中经常表现出的一种复杂病变。医疗人员对于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后,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支架内血栓的现象,针对其疾病诱因加以分析,临床因素、支架因素、介入操作因素、病变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均会造成[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使其介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概率获得显著降低,从而证明替格瑞洛药物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6例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9岁~79岁,平均年龄为(62.15±5.53)岁;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1岁~81岁,平均年龄为(62.19±5.59)岁;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准;所有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以及家属均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观察对比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现呈现出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完成介入手术,冠脉弥漫长病变获得确诊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选择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频率为1次/d,口服剂量为75mg;观察组:选择替格瑞洛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频率为2次/d,口服剂量为90mg[2];对照组及观察组同时进行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频率为1次/d,口服剂量为100mg[3]。对于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个月用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呼吸困难、血小板减少以及肾功能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以及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等)组间比较以n(%)形式合理展开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以及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临床对比
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18.18%)对比,观察组(3.0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18.18%)展开对比,观察组((3.03%)获得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对比[n(%)]
3、讨论
医疗人员对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完成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较高概率呈现出支架内血栓的现象,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技术因素、血管病变以及支架本身因素等。对于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期间,往往需要重叠以及多支架置入治疗,从而较易呈现出支架贴壁不良的现象,从而存在较高概率呈现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以及急性支架内血栓的现象[4]。为了对于此种症状的出现加以预防,需要将支架设计工艺进行充分改进,但是因为技术因素等限制,使得此种方式难以实现。对此主要集中于抗血小板方面进行支架血栓形成预防[5]。
本次研究中,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选择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替格瑞洛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发现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18.18%)对比,观察组(3.0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18.18%)展开对比,观察组((3.03%)获得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副反应发生率(9.09%)对比,观察组(6.06%)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最终发现,对于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在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过程后,合理选择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支架内血栓事件出现方面可以起到显著针对性预防效果,分析此种结果的原因为,替格瑞洛药物在应用后,其对于P2Y12ADP片受体会表现出系列影响,其对于体内血小板聚集以及活化可以进行显著抑制,从而在应用后获得上述结果,从而证明替格瑞洛药物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选择替格瑞洛药物对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对于介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概率可以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导致用药副反应增加,从而促进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文君,宋予苹.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长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781-1783.
[2]ChevalierB,WijnsW,SilberS,etal.Five-yearclinicaloutcomeoftheNoboridrug-elutingcoronarystentsystem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finalresultsoftheNOBORI1trial.[J].EurointerventionJournalofEuropcrinCollaborationwiththeWorkingGrouponInterventionalCardiology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2015,11(5):549.
[3]马颖艳,王艳霞,徐白鸽,等.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12(6):380-383.
[4]付冰.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微循环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
[5]李娟.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