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张炳坤

天津市北辰区小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402

摘要: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弱,免疫性不强,患上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对于一些以手术形式进行治疗的老年疾病,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要慎重地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为此,本研究结合当前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药物;选择;研究

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手术方式选择与药物选择与年轻患者不太一样,这就要求在镀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其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的选择有所不同。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的年纪一般而言都比较大,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尤其是疾病发生的术后,各身体器官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为了让老年患者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临床手术时要在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合理选择。

1.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

1.1选择原则

首先,全面性原则。在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之前,应当对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身体各器官功能,并且全面检查麻醉的设备。其次,安全性原则。麻醉的实施,要让手术操作能够安全进行,避免因麻醉的不合理导致手术中断。最后,有效性原则。选择麻醉方式及药物的时候,其目的是为了让手术更好地开展,获取更加理想的手术效果,这就要求在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过程中,坚持有效性原则。

1.2术前用药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老年患者对镇静剂、催眠药、麻醉药的敏感性要强于年轻患者,高龄或者危重患者对麻醉药物会更加敏感,麻醉药物的应用若不合理,将极易导致这类患者意识丧失而抑制呼吸功能[1]。所以,在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时,术前用药应当更加合理。研究显示:患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上,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应当为成年患者的33.3%左右;70岁以上,则尽量为成年患者的25.0%;80岁以上则为20.0%[2]。

2.临床常用麻醉方法及特点

2.1硬膜外麻醉

老年患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中枢神经及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对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产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较其他麻醉方法较低。但是,硬膜外麻醉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陆利君等[3]研究中,指出由于老年患者的脊椎韧带已经产生钙化和纤维性变,硬膜外麻醉操作时,容易对硬膜外穿刺、置管形成阻碍,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对老年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时,可以先开放静脉通路,让患者保持平卧位,酌情况注入3%的利多卡因,确定安全后分次小剂量追加用药,直至获得满意的阻滞平面,可视情况适当延长患者的给药间隔时间。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硬膜外腔微泵持续给药可以更好地保持老年患者手术的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该方法的药物注射速度更慢,药物注射更加均匀[4]。

2.2蛛网膜下腔麻醉

对老年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方法,使用到的药物量比较少,相比于其他麻醉方法,这是蛛网膜下腔犯麻醉方法的优势之一。针对这一优势,临床上已经有过一定的研究,其中认为老年患者的脊髓及神经系统常已经发生退行性变,神经元的数量比成年人更少,麻醉药物进入后更容易在蛛网膜下腔扩散[5]。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需要考虑到老年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如果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在麻醉时全程实时监护,严密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防止出现问题没能得到及时处理。在李建等研究中,认为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可以采用小剂量分次注射的方式来提升麻醉的安全性。

2.3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

目前,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常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治疗当中。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已经被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相较于传统的腰麻,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的方法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更低。此外,老年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血管扩展的范围,手术期间患者血压的波动幅度表较小,有利于保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2.4全身麻醉

相比于其他老年患者麻醉方法,全身麻醉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保持充足的供氧,还可以很好地控制麻醉的深浅,在保证患者循环状态的稳定性方面作用明显。当然,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研究将其归纳为:气管插拔容易引起患者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容易引发心肌缺血、高血压等[6]。临床证实,适合老年患者插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静脉快速诱导法和健忘镇痛慢诱导法。静脉快速诱导法在当前老年患者的麻醉中最为常见,使用到的药物主要有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维库溴铵等,瑞芬太尼可以抑制插管反应,丙泊酚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琥珀胆碱可以起到松弛肌肉的额作用,各种麻醉药物作用的发挥,可以起到明显的麻醉效果。健忘镇痛慢诱导,与静脉快速诱导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重点在于保证患者充分的口、咽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患者健忘无痛后合作性较强[7]。主要优点有:减少气管插管的刺激,心血管受到的影响较小,在自主呼吸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患者更乐于接受。

3.麻醉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做好充分麻醉准备,毕竟老年患者年龄比较高,常伴随一些慢性疾病,准备工作如果不充分,极易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第二,术前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水平,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第三,术中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对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以防止麻醉药物使用过量。

4.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首先,术后疼痛的防治。研究显示,术后镇痛在防治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方面作用显著[7]。比如,在呼吸系统方面,术后镇痛可以降低老年患者肺部手术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肺功能状况,使用力呼气量增加,降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率。其次,预防术后心肌缺血。有报道称,老年患者在进行非心脏手术,一年之后发生心肌缺血的概率为15%,两年之后可以升至20%。最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9]。有关数据报道显示,在65岁以上并且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要比一般老年患者的可能性大[9]。因此,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结语

总而言之,老年患者的数量近些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对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必须要做好麻醉工作,根据手术治疗的方式以及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减少对老年患者各系统损害的同时,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老年患者的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周海鸥,魏勇.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6):1166-1168.

[2]苏金政.浅谈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及麻醉药物的选择[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11):75+77.

[3]陆利君.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2):155-156.

[4]王涛.麻醉方式的不同对术后老年患者恢复的影响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5):3820-3821.

[5]郑宝平.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48-49.

[6]王家伟.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进展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96-199.

[7]明文东.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04):139-140.

[8]李霞.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J/OL].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57-59.

[9]李健.老年患者麻醉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0,29(1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