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效果分析

刘宇勤

刘宇勤

怀化市中医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分析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痰瘀互结型耳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根据是否采取通气散加减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37%(36/76),共65耳,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占52.63%(40/76),共71耳,采取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鼓室导抗图、恢复时间、复发率、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具有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疗效、恢复听力,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痰瘀互结型耳胀;鼓膜切开置管术;通气散

耳胀是指因外邪、湿浊上蒙清窍所致以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并见鼓室积液,甚至鼓膜充血内陷为临床表现的耳病,相当于西医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发现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程较长的耳胀患者,多为痰瘀互结型耳胀,此证型患者多主张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但部分患者的疗效不满意。笔者认为,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患者,单纯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仍停留在对症治疗阶段,并不能对因治疗。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型耳胀与痰瘀互结、阻塞耳窍有关,邪毒滞留于耳窍,日久不愈,阻于脉络,气血瘀阻,痰湿运化失常,互相搏结,致使清窍闭塞而发病。这为采取通气散加减治疗提供依据,通气散旨在化痰祛瘀,活血行气通窍,对于改善痰瘀互结型耳胀症状具有一定作用,但有待进一步明确。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76例痰瘀互结型耳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根据是否采取通气散加减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37%(36/76),共65耳,其中男患占56.86%(29/51)、女患占43.14%(22/51);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平均(38.7±3.9)岁;病程:最短28d,最长78d,平均(25.5±10.85)d;观察组占52.63%(40/76),共71耳,其中男患占54.55%(30/55)、女患占45.45%(25/51);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37.2±3.2)岁;病程:最短30d,最长81d,平均(23.2±12.69)d;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不显著。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具体如下:患侧鼓膜行地卡因表面麻醉5分钟,外耳道络合碘常规消毒后,在0º耳内镜的监视下,确定鼓膜切开位置和方式,选择鼓膜前或后下象限作为切开位置,采用鼓膜切开刀将鼓膜切开1.0-1.5mm,严格控制切开深度,避免损伤鼓室黏膜及听骨链,充分吸除鼓室内分泌物,若鼓室内积液黏稠,可注入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溶液冲洗,用推送器将硅胶通气管放置在切口内,并确保通气管准确地卡在鼓膜切口的边缘上,术毕,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随访7d,观察通气管的位置及引流情况,嘱一个月复查一次,3个月后取管;观察组采取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其中鼓膜切开置管术与对照组相同,在通气散加减治疗中,药物组成:茴香、木香全蝎、玄胡索、陈皮、石菖蒲、羌活、僵蚕、川芎、甘草各10g,蝉蜕5g,穿山甲3g,柴胡5g、升麻5g;每日1剂,煎煮两次,早晚各服1次,持续治疗15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鼓室导抗图恢复时间、复发率、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综合评价效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鼓室无积液,鼓室压图为A形,纯音听阈恢复至0~25dB,CT检查结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鼓膜内陷程度降低,听阈、CT检查、纯音听力测试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术后并发症以感染、鼓室硬化、鼓膜穿孔等为主[2]。

1.4数据处理

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鼓室压图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对于保守治疗不满意且病程较长的痰瘀互结型耳胀患者,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可充分消除鼓室积液,保证鼓室通气,恢复咽鼓管功能。王志辉[3]等研究表明,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的效果确切,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听力,防止并发症发生,但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痰瘀互结型耳胀的疗效,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通气散加减治疗,旨在化痰祛瘀,活血行气通窍。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型耳胀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阻塞耳窍,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浊瘀血内生,日久互结于耳窍,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对此,笔者认为痰瘀互结型耳胀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为化痰祛瘀,活血行气通窍。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5.38%;说明在鼓膜切开置管术控制痰瘀互结型耳胀病情的基础上,结合通气散加减,发挥中医治疗特色,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通气散加减组方中,川芎可活血化瘀通窍;茴香、木香、玄胡索可开郁散滞;陈皮、石菖蒲、羌活燥湿化痰;全蝎、僵蚕、蝉蜕、穿山甲祛风化痰,散结开窍;柴胡、升麻可升阳解郁开窍,引诸药上行;上述药物合用,可共腠理气通窍、血活祛痰的功效;在随症加减治疗中,耳闭失聪重者可加红花、桃仁、当归加重活血祛瘀功效;兼脾虚者,加茯苓、淮山、黄芪培土生元;兼肝郁者,可加香附、枳壳加重理气功效。诸药合用,注重祛除虚、痰、瘀三大病理要素,相互配合,走泄滞补[4,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通气散具有促进鼻腔收缩、鼓室内积液吸收及抑制鼻腔、中耳炎症,从根本上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鼓室压图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显著小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通气散加减结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痰瘀互结型耳胀具有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疗效、恢复听力,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群芬,毕保洪,韩东颖,等.声信息结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气血瘀阻型耳胀耳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6):446-447.

[2]刘海军.通气散加减治疗耳胀病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04(5):46.

[3]王志辉.鼓膜切开置管术结合曲安奈德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019+3022.

[4]刘泓含,张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失运型耳胀耳闭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03):32-33.

[5]张群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失运型耳胀耳闭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