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

孙国凤

绥化市北林区第一人民医院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中,只有行PCI手术治疗1例,其余均给予扩张冠脉以及抗凝治疗,治疗时间为(25±8)d。治愈30例,好转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0.0%。死亡患者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模糊,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需要联合心肌酶谱与心电图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治疗体會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ofatypical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theelderly.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selected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5toAugust2016werenottypical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40cases,the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data,combinedwiththeconditionoftargetedtherapymethod.Resultsinthisstudy,only1patientsunderwentPCIsurgery,andtheothersweretreatedwithdilatedcoronaryarteryandanticoagulanttherapy.Thetreatmenttimewas(25+8)d.30caseswerecured,6casesimproved,4casesdie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0%.4casesdied,1casesdiedofcardiogenicshock,2casesdiedduetoseverearrhythmia,and1casesdiedbecauseofrescue.Conclusiontheatypicalclinicalmanifestation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sobscure,anditiseasytobemissedormisdiagnosed.ItisnecessarytocombinethemyocardialenzymespectrumandECGfortargetedtreatmenttoreducethemortality.

[Keywords]atypical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linicalcharacteristics;treatmentexperience

临床将动脉血管闭塞致使造血中断促使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塞,该疾病好发老年群体,具有发病急、病情恶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容易致死,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特征表现为胸骨持续性疼痛及心前区压榨窒息性疼痛。不典型心肌梗塞占12.3%~25.3%左右,5%病后24h内容易猝死,由此,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分析,及早治疗,对控制病情有显著意义。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分析该疾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心血管病学会》(2005)中关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2.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1)年,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9例,脑梗塞15例;临床表现:患者无胸痛症状35例(87.5%),其中,症状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气促22例,表现为头晕、晕厥13例;异位疼痛5例,其中,上腹与背部放射性疼痛各2例,左下肢疼痛1例;心电图与心肌酶谱: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31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5例,心肌酶谱开放程度不同40例,经冠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1.2方法

确诊后,心源性休克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镇静、止痛以及心电监护治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剂量为5~20μg/min,持续滴注1~7d;病程>72h的患者,具备溶栓适应证使用尿激酶静脉注射溶栓[1]。对合并窜性心动过速或者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可给予20~100mg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给予常规ACEI或者ARB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患者中,只有行PCI手术治疗1例,其余均给予扩张冠脉以及抗凝等针对性治疗法,治疗时间为(25±8)d。治愈30例,好转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0.0%。死亡患者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致死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

3讨论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需依据临床特征与心电图变化联合实验室检查确诊。胸骨及心前区疼痛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中占据的比例降低,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具有不典型性,有着较小的血清酶升高幅度,也使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漏诊率较高[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同体现在:临床症状模糊,无典型胸痛症状;其次,心电图不典型,发病早期未出现大面积出血;其他心电图异常或者模糊的情况会将心肌梗塞症状覆盖;具有不典型反应、生化反应。除以上漏诊或者误诊原因以外,病情分析失误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很多患者因发热就诊,存在高血压病史,但发病时血压却降低,原因不明,此外,疾病多因后下壁坏死引发,临床治疗时,经常容易与“膈肌痉挛”混淆[4],从而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由此,加强对患者的病症分析,加强心电监测与心肌酶谱学监测至关重要,是降低漏诊与误诊的重要前提。

本次收集研究患者,患者无胸痛症状35例(87.5%),临床症状表以喘息、胸闷、端坐呼吸、呼吸困难多见,部分患者存在晕厥、头晕等症状。主要原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疼痛耐受性较差,动脉硬化促使止痛觉神经功能减弱,痛阈升高;部分老年人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症状,使疼痛掩盖;存在多年未治愈的冠脉狭窄,退化性心脏病长期存在等,一旦以上疾病突然发作将引发急性心肌梗塞,降低了心排血量,升高了心室舒张中末压,从而使肺静脉压迅速上升,引发胸闷、呼吸困难、气促等临床表现。此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人交感神经出现变化,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痛觉穿入敏感性降低,使疾病症状模糊化,不能向医师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5-6]。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的风险较大,存在急性变化,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突发时无准确病因,如果怀疑患有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及时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测以及心电图检测,及早检查及早治疗才能使疾病得到控制,防止疾病恶化。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原则为缩小梗塞面积,使冠脉血流尽早恢复,控制梗塞面积进一步增大。通常,发病2h内病死风险较大,尤其,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警惕,如果患者入院后病情较为危及,可不用搬动,就地实施抢救,抢救后及时送到监护室监视病情。依据病情变化给予镇痛、镇静等药物,吸氧、心电监护等。持续性疼痛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痉挛,可以应用止痛剂,比如,吗啡(10mg)、硝酸甘油(5~20μg/min)等,皮下注射。心率失常是常见并发症,几乎所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存在室性早搏,原发性室颤可在未发生先兆性早搏时出现,也是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有显著特征,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医护人员需要增强责任心,熟悉并牢固掌握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表现与特征,细心观察病情,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减少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72.

[2]粟玉旺.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4):4158.

[3]张育荣.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7):4199-4201.

[4]许佳花.老年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要点——附21例临床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02):53-55.

[5]刘莉莉.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6):3150.

[6]吕才模.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5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6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