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03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研究这些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从而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为:焦虑、恐惧、失眠、抑郁。其产生原因包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病情因素、其他因素以及综合因素。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情绪,其产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对心内科住院患者,需要进行包括环境护理、身体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承受的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从而便会引起许多心理问题[1]。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加之病情治疗的过程复杂、时间较长,使得患者出现了许多心理负担,同时还给其家属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承受了较大的生活压力[2]。所以,心内科住院患者常常有许多心理问题出现,其包括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此类心理问题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威胁着病情稳定,患者的病情有时会因为心理崩溃而更加严重。为了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以及护理措施,我院对2016年9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论文对2016年9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研究。在对这些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检查之后,所有的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其年龄范围是51~78岁,平均年龄是(68.9±5.6)岁。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等)、病情症状、受教育情况以及服药情况等。另外,还对所有患者采取了心理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9个因子(失眠、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分别反映9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本文主要研究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特点指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研究其心理情况。对所有患者采取了一次深入访谈,旨在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皆全部收回。
2.结果
2.1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研究显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为:焦虑、恐惧、失眠、抑郁。其中,焦虑患者占21.5%(43例)、恐惧患者占32.5%(65例)、失眠患者占17.5%(35例)、抑郁患者占28.5%(57例)。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调查表[n(%)]
3.结语
3.1心理问题分类
3.1.1焦虑
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心内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其病程较长,从而会某些患者感觉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可能康复,从而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对这种患者进行耐心开导,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其心理顾虑。
3.1.2恐惧
心内科患者有恐惧心理的原因是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不足,其缺乏心内科疾病方面的医学知识,加之医护人员没有对其讲解与心内科有关的知识,使患者缺乏对病情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此种恐惧是来自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加之治疗当中其病情的不稳定会使患者产生消极态度,长时间之后,会产生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要消除其恐惧心理[3]。在日常治疗时,医护人员要向其讲述有关于心内科的知识,对患者做到细心护理,以缓解其恐惧感。
3.1.3失眠
心内科疾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病情不稳定,从而会使患者产生失眠。加之患者有限的经济水平,使其会对高额的治疗费用产生经济压力,于是便会产生悲观心理[4]。患者受此影响,从而会对治疗持消极态度,不抱希望,有时甚至有产生轻生等消极念头,从而使其病情反复发作。
3.1.4抑郁
由于此类疾病的患病时间较长、病情比较复杂,使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抑郁心理,从而消极地面对治疗。另外,一些患者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治疗信心,还会认为自己拖累了亲人,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这些原因使其出现了抑郁心理,对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
3.2护理措施
3.2.1环境护理。
医院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扫,并为病房提供良好的环境,调整好病房内的光线以及温度,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感。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谈时应该放小声音,将病情较重的患者安排于单间治疗。
3.2.2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予患者细心、周到的生活护理,以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从而减弱其身体疼痛程度。同时,护理人员应满足患者合理的身心需求,从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3.2.3情志护理
①指导患者调整情志,避免由于外界的不良刺激而造成情绪波动,同时不宜用脑过度,注意休息。②对于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的体虚以及易急躁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缓解,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其保持心情愉快,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③向患者讲述诱发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使其建立对病情的正确认识,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主动进行自我保健,改善遵医行为。
3.2.4家属配合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他们讲述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良好的情绪对于治疗的重要性,语言应通俗易懂,从而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促进家属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同时对家属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使家属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鼓励患者向家属倾诉。家属的陪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3.2.5静坐调息法
这种方法具有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耗氧量、缓解焦虑的功效。其具体方法为:为患者取坐位,让其伸开双手并平放于大腿上,将双脚分开并保持与肩等宽,膝关节与髋关节均呈90度,沉肩坠肘,含胸收腹,双眼微闭,保持全身放松。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盘坐在床上。然后,以自然腹式呼吸的方式调整呼吸,呼吸要求做到悠、稳、匀、细、长、深。呼气时,轻轻用力收缩腹肌,并上抬膈肌。呼气结束以后,立即吸气,使胸部膨胀、膈肌下移、腹壁鼓起,呼气过程要求做到避免紧张、松弛缓慢、自然柔和。呼、吸气时间为3:2,呼气次数为10-15次/min,疗程根据病情来确定。
3.2.6放松功法
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可采用放松功法以缓解、改善症状。放松功法的具体方法为:安神宁志,轻闭两目几分钟,保持自然呼吸,按照头部、两肩、两臂、两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足的顺序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想象并放松。
参考文献:
[1]郭明媚,商临萍.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50-151.
[2]多淑芹.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16-18.
[3]蒋丽霞,曹诗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分析与管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9(9):32-33.
[4]王艳敏.观察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改进后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30-231.
[5]方际翠.心理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