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张莉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张莉莉

张莉莉

分宜县人民医院江西新余336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因四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疼痛、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肢体消肿所需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者而言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可促进肢体肿胀消退,值得推广。

关键词: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干预;术后康复

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交通工具飞速发展,其发生率逐渐升高。暴力外伤是本病的常见病因,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由于四肢在人体日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手术被视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使患者肢体得到更好地改善[1]。四肢骨折后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肿胀,影响患肢血液循环,进而对骨折愈合造成影响。通过护理干预促进四肢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本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因四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共80例,经医学伦理会审核。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69)岁,平均(41.06±8.07)岁;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2)岁,平均(40.68±8.18)岁。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2]:①因四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且告知风险,知情同意;②初次治疗者;③术前均告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贫血、糖尿病影响术后恢复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将患肢抬高20°~30°,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消肿止痛、抗炎等治疗药物。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术前行健康宣教,对术后肿胀病机、处理措施进行讲解,术后加压包扎并予冰敷处理,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当渗液较多时及时加压包扎并报告医生;疼痛护理:严重疼痛可影响肢体康复,可酌情选择止痛剂;红外线治疗:对患侧肢体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30min/次,3次/d;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包括伤肢肌肉等长收缩,伤后2周左右开始逐步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以免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降低;伤后5~6周开始增加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后期行负重训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疼痛、肿胀程度评分情况,VAS评分时10代表最剧烈,0代表不疼痛。肿胀评分[3]:分值越高肿胀越严重。1分:仅稍肿胀,皮纹存在;2分:皮纹消失,但无张力性水泡;3分:皮肤肿胀,皮纹消失,有张力性水泡;比较两组肢体消肿所需时间。

1.4统计方法

数据筛查及统计有研究者完成,采用SPSS21.0软件输入数据,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本研究计量资料数值以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

2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VAS及肿胀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降低,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消肿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3讨论

手术是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手术可影响患肢动脉血液循环,引起肢体肿胀,轻者引发术后肢体疼痛,严重者可对骨折正常愈合造成影响。因此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消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认为术后肢体肿胀病机复杂,手术创伤、骨水泥热聚合反应均与本病相关,组织损伤时血液渗出,局部静脉压增加,从而引起肿胀。骨折后石膏外固定可影响肢体功能活动,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障碍。西医治疗以脱水消肿、改善微循环为主,20%甘露醇及呋塞米等药物应用具有一定意义,但单纯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4]。通过护理干预以促进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行常规健康宣教,使患者较全面的了解本病,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5]。我们还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及时纠正负面情绪。伤口护理及红外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冰敷可减少液体渗出,但疼痛消失应立即停止。红外线治疗及功能锻炼则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使患侧肢体微循环得到改善。

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肢体消肿所需时间早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有助于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综上,笔者认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者而言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红云,胡建华,钟发明.腧穴热敏灸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肿胀50例[J].江西中医药,2013,44(4):53-54.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

[3]王三忠,施晓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创伤后疼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2964-2965.

[4]孟令霞,吴红彦,李春燕.影响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34-35.

[5]张立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护理及康复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