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探讨

王媚媚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儿科主管护师4210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之前的所有患儿分为常规组,其余患儿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分级护理进行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满意度、渗漏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输液室应用分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小儿输液风险;应用

输液护理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其护理质量将会直接决定着患儿的治疗效果,是整个医护工作中无法轻视的一个环节[1]。输液是一种必然的抢救、治疗措施,由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应用准确的输液理论,掌握熟练的输液技巧,准确的判断和及时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2]-[3]。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输液护理质量,本文以我院儿童输液室,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之前的所有患儿分为常规组,其余患儿分为实验组。实验组患儿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2.0±3.5)岁;常规组患儿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2.5±4.0)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多方面的一般资料无任何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分级护理进行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资料收集与等级评估

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患儿的临床多项资料,其中包含配合程度、年龄、个性化需求等,并在穿刺巡视的时候掌握患儿的疼痛耐受程度、静脉输液时的反应以及是否愿意配合穿刺行为,理想的状态为主动伸出穿刺肢体,身体放松且无抵抗,通过简单鼓励可以顺利穿刺,无需家长陪同,无需他人协助强制穿刺,将下肢、颈部、额头部位的输注分为高等级,输注高渗药物作为高等级。

1.2.2分级管理

按照护理人员能级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特殊输注部位、输注高渗药物的患儿,选择高能级、综合护理能力强的护理人员负责穿刺与巡视,穿刺时使用静脉留置针,专业人员协助固定患儿;对于配合能力比较差的患儿,选择亲和力比较强的护士进行负责,事先与患儿进行沟通,可以采用玩具、图章、语言、糖果等作为奖励;对于穿刺极其不配合的患儿,选择由穿刺经验丰富且护理干预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负责,他人协助强制穿刺。

构建护理专业小组,同时建设低危、高危药品外渗的处理方案。对于高危药品的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充分回抽血管内的药液,更换输液部位,根据药物性质、损伤程度以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注入解毒剂或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10ml局部封闭,并且抬高患肢,局部外涂喜辽妥或利百素凝胶;对于低危药物外渗,可以采用芦荟凝胶外敷或外涂喜辽妥进行处理。准确分析外渗的原因,及时应对,包含更改溶媒、输注方式、部位以及策略等。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主要包含配合程度(由护理人员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配合)、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配合)、渗漏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满意度、渗漏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静脉输液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渗漏,输液渗出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输液安全性是患者作为关心的话题[4]。因为小儿免疫能力比较差,发生腹泻、肺炎、感冒等症状的可能性更高,所以临床中一般需要采用输液进行治疗,但是因为小儿天性怕痛、自控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较弱,在穿刺护理时患儿往往不会配合,这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重点[5]。

通过分析认为,输液室将护理不配合、输液部位特殊、输液高渗药物的患儿作为高风险等级患儿时,应当采取高能级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看护,并且采取更加丰富的护理干预措施,实现集中性安排,一方面保障护理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每一位患儿都可以接受最合适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满意度、渗漏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分级护理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使患儿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并且获得患儿的信任,从而更好的开展知识宣教,促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加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予,韩艳丽.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8):1411-1414.

[2]苏瑜,李莉,陈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32(3):402-403.

[3]谭远菊.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16(b04):178-178.

[4]龚蕾.环节质量控制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17,23(51):515-516.

[5]李菲菲,吴月丽,LiFeifei,等.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