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2例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1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69%)较对照组(79.28%),显著高于后者(P<0.05);焦虑率、SAS评分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前焦虑,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焦虑;效果
近年来,伴随医学水平的提升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手术护理的服务质量。由于手术室护理会涉及到一系列程序,如人员的调动与配置、手术监督、手术监督及工具传递等,因此,强化各流程的紧密配合,强化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升[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来本院行上腹部手术的222例患者,以传统护理模式为对照,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22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11例,观察组中,男性74例,女37例,年龄区间20~76岁,平均(48.2±4.6)岁;16例脾切除术,43例胆囊切除术,13例胃穿孔修补术,15例胃大部切除术,5例胰包膜切开引流术,19例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中,男73例,女38例,年龄区间20~75岁,平均(48.3±4.4)岁;15例脾切除术,44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穿孔修补术,16例胃大部切除术,6例胰包膜切开引流术,18例胆总管探查术。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1)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做好访视工作,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年龄等,另开展各项检查,详细了解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心、肺、肾等),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系统化评估,掌握并熟知患者适应证,各手术参加人员需组织开展病例讨论,制定全面、详细、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注重细节,认真排查,消除各项操作、手术进程及注意事项中的弊端与隐患。(2)心理调节。因患者对手术缺乏足够认识,手术作为一种躯体性、心理性应激源,会使患者高度紧张,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如恐惧、焦虑等,进而对其手术效果、预后等产生不利影响。至此,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过程中,需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需求、生理与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开展术前指导,告知患者术前检查及做好准备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积极邀请已成功完成手术者,让其现身说法,彼此交流经验,护士多与患者沟通,消除其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增强手术勇气与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3)术中监护。手术中,需重视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遮挡其隐私部位,使其从中感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减少患者因害羞等而引起的情绪波动;手术操作中,还需做好保暖工作,患者裸露部位,可用小棉被遮盖,加热术中需要输注的液体、血制品(37℃),避免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多安慰、体贴患者,交流与沟通时,多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或减轻各种术中不适。患者如果出现不适或心理恐慌等情况,可用手轻柔、均速抚摸患者手背,并指引患者,有节奏型做深呼吸,术前还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消除或减轻患者焦虑与紧张感。(4)术后检测。完成手术后,须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细致观察其肌力恢复、意识等情况,避免因麻醉苏醒中出现呛咳、躁动、身体位移等而造成的意外,使患者平稳、顺利渡过恢复期。对患者情绪、心理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用真诚、热情、乐观心态与语言,安慰、鼓励患者,做好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5)术后回访。专门为患者建立专属档案,于术后2~3d时,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得出结论,总结问题,制定方案,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回访时,需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多营养支持,注意合理、科学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与活力,加速康复。
1.3疗效判定标准
(1)焦虑评估[2]。于术前1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估两组焦虑情况。量表共计20个项目,各项依据1~4级评分,总分为20~80分,标准分即总分乘以1.25,若SAS标准分≥50分,即为焦虑。(2)用问卷调查法评估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共有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所得数据,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经比较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术前焦虑情况比较
观察组焦虑、SA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2组术前焦虑情况对比
3.讨论
手术室不仅是抢救伤病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而且还是易发差错事故的重点科室,因手术是应激的重大来源,患者术前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此种反应会影响到患者内分泌、循环及神经等系统,进而会对手术、麻醉等操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干扰,所以,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必要且迫切[3-4]。人性化护理即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以患者需求与利益为中心,将其当作开展所有工作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在医疗保健的整个过程中,给予患者高度关注,尽可能满足其在情感、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5-6]。由本次研究可知,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察组,其在SAS评分方面,较以“疾病为中心”的对照组,明显低于后者,焦虑发生率同样低于后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前焦虑。
参考文献:
[1]张晓菁.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评估[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4):482-483.
[2]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3]冉飞,范江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63-163.
[4]银香琴.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85-86.
[5]许永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8):949-950.
[6]金琼.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3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