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彭中

彭中

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46100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程序化镇静镇痛处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3d、5d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镇静、止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关键词:程序化镇静镇痛;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应用效果

在重症监护室中,颅脑损伤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对患者安全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但由于手术创伤,术后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心率、呼吸过快以及情绪烦躁、特异性疼痛等表现,延长体征恢复时间,更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1]。构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方案的程序化镇静镇痛,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止痛、镇静、减轻烦躁,确保患者加快康复进程,以免患者术后再一次损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程序化镇痛镇静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符合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者。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研究组中20例男性研究对象,16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2-60(32.5±6.6)岁;15例车伤,9例坠伤,7例撞击伤,5例其他。常规组中21例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1-60岁,平均(33.1±6.5)岁;16例车伤,10例坠伤,6例撞击伤,4例其他。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手术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予以及时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程序化镇静镇痛处理,具体为:初次选取50ug构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5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予以慢慢静推,当肌张力下降、躁动停止,心率、呼吸不再加快时,停止静推;而后泵入0.2-1.8ug/(kg·h)构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3-0.2mg/(kg·h)咪达唑仑注射液,予以维持,具体以患者实际症状,合理调整用药浓度。

1.3观察指标

镇静评分:通过肌肉运动评分法予以评价,0分为无反应,1分为对恶性刺激敏感,2分为触摸有反应;3分为安静;4分为烦躁,但能够配合;5分为躁动;6分为严重躁动。

镇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予以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静评分、镇痛评分

研究组术后1d、3d、5d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36),其中肠胃不适、头晕各1例;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7/36),其中肠胃不适3例,头晕2例,呕吐2例,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807,p<0.05)。

3.讨论

程序化镇静镇痛的关键在于止痛,同时辅以镇静计划,以镇静深度评分,调节镇静剂量,主要内容有镇静镇痛计划制定与落实、每日唤醒、镇静镇痛撤离、镇痛镇静评估与检测等。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意义重大。每日唤醒即是指每日定时唤醒患者,对其烦躁进行有效控制,减少脑能量耗损以及耗氧量,就理论上而言,可大大降低致死率[2]。经过合理有效的镇静镇痛,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的减轻颅脑损伤手术后所引起的疼痛、情绪烦躁,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镇痛药量、镇静药量,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构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属于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μ-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镇痛效果十分突出,具有较短的持续时间、较快的药理作用,不会影响到人体心血管系统,抑制疼痛传递[3]。咪达唑仑注射液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效果十分突出,具有较短的持续时间、较快的药理作用,尤其是用于颅脑损伤手术后精神焦虑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4]。

本文中,经对照分析,研究组术后1d、3d、5d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也明显低于常规组19.44%,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构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联合咪达唑仑注射液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蒲黎明,朱新洪.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3):73-74.

[2]陈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88-2289.

[3]杜鹏,木依提,栾新平,等.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程序化镇静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05):725-728.

[4]牟丹,向镜芬,邓艳琼,等.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护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08):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