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毛红卫

山阳县中医医院陕西省商洛市726400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162例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0)。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中西医结合;疗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妊娠期妇女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存在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在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母婴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当前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临床中还没有形成统一论断,但已知和患者雌激素水平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提升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162例,对其中8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62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80例,年龄范围23~41岁,平均年龄(31.5±6.6)岁;孕周27~41周,平均(35.7±1.9)周;其中62例为初产妇,18例为经产妇。对照组患者82例,年龄范围22~40岁,平均(32.2±7.1)岁;孕周26~40周,平均(36.1±2.0)周;其中58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每日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每日3次,每次15毫克,连续应用10天;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0毫克,连续应用10天;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500~1000毫克,连续应用15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方剂构成:大黄6克、枳壳6克、白术6克、黄柏6克、厚朴花9克、黄芩9克、茯苓9克、茵陈30克,每日1剂,用水煎服,取药汁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应用15天。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两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观察,对两组妊娠结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4疗效标准

痊愈为患者不存在瘙痒症状,血清总胆汁酸小于10μmol/L;显效为基本不存在瘙痒症状,血清总胆汁酸下降超过三分之二;有效瘙痒症状显著缓解,血清总胆汁酸下降超过二分之一;无效瘙痒未改善,血清总胆汁水平无改变。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21.0软件,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治疗前后两组谷丙转氨酶和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比(±s)

3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妊娠中晚期妇女中较为常见,会对胎儿发育和孕妇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当前关于该疾病发病机制临床中还没有形成统一论断,但多数学者认为和患者雌激素水平、环境因素、遗传存在密切关系。相关研究显示,妊娠期间孕妇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对毛细胆管膜上酶系统产生抑制,进而造成胆汁排泄受阻。而胆汁排泄不畅的情况下孕妇出现胆红素上升,并出现黄疸。另外,毛细胆管在雌激素作用下会出现通透性增加,胆汁中水分会向血液中反向流失,胆汁总量降低的情况下易形成胆栓,进而造成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最终出现瘙痒的症状。当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但通常难以收获满意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阴道分娩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应用方剂中包含茵陈、栀子,两种药物具有降胆酸的功效,黄芩、茯苓等药物则具有健脾养血、疏肝解郁的作用,地塞米松能够降低胆酸淤积、减少雌激素分泌,中西药联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相关症状。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15,(3):54-56,57.

[2]曾瑾.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17(36):39-40.

[3]王文琼.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7(8):12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