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护理安全隐患对于护理的效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环节对于患者的健康来说更加是举足轻重的。因此重视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及时排除对护理安全有所影响的不可靠因素,应该成为当下解决医院和病人家属之间矛盾和实现改善二者关系的美好愿望的重要举措【1】。护理是如今医院必不可少的工作,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对于家属,有了放心的护理,亲人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但同时也难免会发生意外,所以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去除护理安全隐患,以及寻找护理对策。
关键词:护理安全;排除隐患;提出有效策略
如今的医疗护理工作演变的形式正在日新月异,而且随着大众人群的自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病患尽管接受医生的治疗,但是同样对护理工作的安全防护意识有所戒备,这样的矛盾纠纷在近些年以来一直都是解决不完的存在性问题。护理工作非常难做,安全事故此起彼伏,这让医患关系越发紧张,安全受到威胁,存在担忧的患者家属自然就会把责任转移到护理人员的身上,所以想要根本性的解决这种情况,就要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护理安全不出意外,保证患者安全,让家属放心,让医院安心。这篇文章就是对护理安全和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寻找对策。
一、加强护理人员上岗培训,注重责任意识培养。
护理人员是做好护理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了护理人员培训,才能保证她们上岗后能够做到最好,服务最好,减少突发事故的意外出现。举例来说:“医院凌晨时分,有的病人正在睡觉,而有的病人此时就可能正在面临生死一线,作为护理人员如果是经过上岗培训就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进行急救举措,在命悬一线的那一刻成功救下一条生命,然后等待医生专家的诊治。而恰恰相反,如果护理人员只是知道通知医生,那么在这种危急关头病人的生命是等不起的”。由此可见,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和责任意识是多么重要。工作责任心是每一个职业都需要保有的,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病人以及家属的负责,在护理安全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本领,严格的根据技术流程来开展工作,防止意外发生,排除安全隐患,认真准确的进行护理工作执行,保障病人以及家属的权益,我们养一朵花需要精心呵护,我们植一棵草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照顾一位病人呢?当然也是要精心呵护。
二、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增强法律安全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一套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护理人员,这对于患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管理是一种规章制度该有的姿态,监督也是作为被管理者的该有姿态。任何部门都需要监督,就像是咱们国家的制度体系也是需要监督机构存在的【2】。护理工作很忙碌也很细致,稍微不注意可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医院一直是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很多护理人员也是一天到晚步履匆匆,人数太多难免就会出现护理工作的关照多与少,因此有的病人家属可能就会向护理人员生出“贿赂”的想法,让护理人员能够多加注意自己的亲人,试想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这种现象是不是就会泛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让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那么这对于其他病人来说就是十分不公平的”。鉴于此,完善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是势在必行,拥有好的制度就能够约束不好的行为,同时对于法律安全意识的重要也是不能小觑的,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制度意识,我相信这样一来护理工作将会更加好做。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诚信公正合理收费。
在医院,护理人员的数量是很多的,作为防护医患事故,对于护理人员的调配就要合理有效,根据各病房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值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要求,合理配置护理护理人员。对于这种人数不均的状况,我觉得可以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比如说:“使用按休轮班的制度,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安排值班,有弹性的安排人力资源,挖掘护理人员潜能。”患者来到医院,除了要接受有效的健康恢复治疗以外,还需要对医疗的费用有所关心,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来看,如果医院不能够提供合理的收费,那么对他们而言是十分艰难的。注重跟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对医药费用透明公开,及时提供救助福利,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护理人员,除了拥有足够的信用度以外,还需要强化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相信一定会积累足够经验,对于各种隐患都是可以应付的。护理工作有了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有了诚信公正合理的收费规章制度,对于隐患的排除又有何愁呢?
总结
防范护理安全隐患不仅仅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医院要有所重视的板块,为了增加医院护理工作的保障,完全应该事先保障护理人员的应有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发生的最好帮助,把病人当亲人,把护理人员当亲人,希望这能够成为医院的服务准则。
参考文献:
[1]吴春荣.医院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2).
[2]郜萍,毛细云.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