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贺小琴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1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27﹪,P﹤0.05;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压疮、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僵硬,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2﹪,P﹤0.05。结论:对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恢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早期康复护理;患肢功能

股骨头坏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是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2]。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10例,对部分患者采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1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0~78岁,中位年龄62.51岁,其中10例患者股骨头坏死、28例患者股骨颈骨折、12例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1~79岁,中位年龄63.11岁,其中11例患者股骨头坏死、27里患者股骨颈骨折、12例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对比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存在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指征;能够接受康复护理;无其它严重疾病和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肺、肾脏疾病以及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和感染。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①体位指导:和指导患者变换体位,避免以下体位:下肢内收过度、髋关节外旋、髋关节>90°、屈髋内旋。②肌肉训练: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长收缩练习,每组20次,3组/d。③术后1d进行臀大肌和抬高患肢训练,促进血液循环;术后2d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展侧关节活动,7d后尝试床边站立和行走。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要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和知识程度为患者介绍手术的效果,同时介绍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鼓励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训练。

1.4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使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患肢功能,主要包括畸形、疼痛、功能和关节活动范围,共100分,100~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尚可,70<为差。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110例患者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性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对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27﹪,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对比情况(n=55)

3讨论

笔者认为在对股骨置换术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做好心理护理,进行手置换术的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对患肢功能锻炼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3]。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在护理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的生活情况,采取疏导、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让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被动治疗变成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展开康复锻炼前要做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尽可能保持患肢外展15~30°,术后6h可缓慢翻身15~20°,术后1d将床头抬高30°,取半侧卧位,健侧卧位时应叮嘱患者尽可能伸直患侧髋关节,在两膝之间放置垫枕,避免过度内收[4]。术后3h对患者进行肌肉锻炼,能够保持关节的稳定和肌肉的张力,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此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跖屈和背曲活动,在练习股四头肌长收缩练习时需要由专职护士指导。术后1d开始进行臀大肌、臀中肌等肌肉训练,目的是保持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回流,避免发生下肢生静脉血栓。在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被动活动时,应注意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以患肢外展中立为基础,屈髋低于45°,避免发生髋关节脱位。术后2d采用半坐位,指导患者主动进行屈伸膝关节练习,可以减少髋关节内收内旋的发生,术后不能过早的进行直腿抬高练习[5]。术后3d开始先指导患者坐位,逐渐转成站立位,帮助患者借助双拐行走,随着练习的时间增加可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行走的距离和时间也要不断增加,叮嘱患者行走的过程中患肢应始终保持外展位。术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侧卧位,6个月内尽可能避免患肢做内旋、内收等动作,避免发生关节脱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是帮助患者重建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方式,早期有序的开展功能锻炼也能够预防发生术后不给你发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另外,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避免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保持髋关机的稳定[6]。

综上所述,对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恢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蕾.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2):100-101.

[2]梁玉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4):77-78.

[3]王仲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

[4]李敏.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2):237-238.

[5]张帅.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7):1342-1343.

[6]关瑞丽,孙艳杰.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刊,2018(2):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