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探究

秦冬梅1王晓蓉1张浩良2

1.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150076;2.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机动支队卫生队

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7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复合式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角分离术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眼压,增加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房角分离术;临床疗效

闭角型青光眼常见于老年人,易合并发生白内障。传统手术治疗常采取虹膜周边滤过或切除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易出现滤过泡瘢痕化、白内障加速形成、浅前房以及眼压控制不良以及等并发症[1]。有研究显示给予患者房角分离术,通过分离闭角型青光眼周边粘连房角,重建房角正常结构,促进小梁网滤过功能恢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本次研究就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7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两组。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3.5±4.2)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2.6±4.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复合式切除术方法:给予球周麻醉,将作为上角膜缘基底,做约为巩膜厚度(4mm×4mm)一半厚度的巩膜瓣。评估患者的年龄、结膜充血情况,分析是否在巩膜瓣下给予贴敷丝裂霉素C,浓度为0.33mg/ml,敷贴时间约为2~3min。使用100ml平衡盐液冲洗,切除厚度约1.5mm×3mm的角巩膜及小梁组织,并将宽基底周边的虹膜组织剪除,巩膜瓣缝合两针,在透明角膜穿刺口处将平衡盐液注入,间断缝合筋膜组织,连续缝合球结膜。

观察组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静滴250ml20%的甘露醇溶液,使用复发托吡卡胺进行散瞳,并给予表面麻醉,行开睑术。使用厚度W为3.2mm的穿刺刀在在透明角膜做切口,并在前房内边将黏弹剂注入,同时使用黏弹剂注吸头轻压虹膜根部,对前房角进行钝性分离,平衡盐液冲洗前房,球结膜下给予注射2.5mg地塞米松,缝合球结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术后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及中央前方平均深度

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的术后视力

观察组中视力范围在0.05~0.1有3例;0.12~0.25有4例;0.3~0.4有6例;0.5~0.6有10例;0.8及以上的有11例。对照组中视力范围在0.05~0.1有6例;0.12~0.25有8例;0.3~0.4有8例;0.5~0.6有7例;0.8及以上的有5例。观察组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及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比较()

2.3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1d发生角膜水肿1例,高眼压1例,发生率为5.89%;对照组术后1d发生角膜水肿4例,高眼压3例,浅前房2例,眼内炎2例,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易合并发生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患者的晶状体发生增厚、混浊、位置靠前,导致晶状体前表面与虹膜近距离接触,房水在越过瞳孔时其阻力明显增加,造成后房压力明显高于前房,引发虹膜隆起,促使房角变窄、前房变浅,造成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3]。虹膜周边切除或滤过手术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传统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常发生滤过泡瘢痕化、浅前房、白内障加速、高压眼等并发症[4]。有临床研究表明,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眼压,促使房角开放、前房加深,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5]。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央前方平均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传统切除术相比较,采用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眼压有效降低,中央前方平均深度增加,视力明显提高,角膜水肿、高眼压、浅前房、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给予房角分离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超,李学喜,李维娜,等.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982-984.

[2]李成钢,陈年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3,33(2):182-183.

[3]钟文.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131-132.

[4]刘王巧,王春芳.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31-33.

[5]裴锦云,林羽,杨海燕.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7):90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