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循证护理)各30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且可累及多个脏器,对其身心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抑郁症、焦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1]。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循证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利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工作中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2]。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中男46例、女354例;年龄28~42岁,平均年龄(32.33±1.07)岁;病程时间3个月~1.5年,平均病程(8.10±0.20)个月;症状表现:特异性102例、非特异性198例。观察组中男44例、女356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2.35±1.05)岁;病程时间2个月~1.5年,平均病程(8.12±0.22)个月;症状表现:特异性105例、非特异性195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者;(2)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或缺陷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随机分组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干预、活动指导、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步骤及内容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本科室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6名~8名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全面负责临床护理工作。(2)明确循证问题。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护理中普遍发生的问题,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举措。(3)心理干预。围绕患者展开强化心理疏导工作,将与病情相关的内容简明扼要的告知,利用成功案例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继而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护理工作。(4)个体化护理。重症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平时避免受凉感冒,病房内悬挂窗帘,避免光线过强,外出活动时打遮阳伞,戴遮阳帽。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注意用药后清醒,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病毒/细菌感染。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丰富维生素和钙的饮食指导,严禁摄入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1.3观察指标
选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予以测定[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生活质量相比较,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些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呈逐年升高态势,虽然绝大多数患者可自行消失,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对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属于一种危害性较为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现有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往往存在月经紊乱情形,甚至部分患者是以其为首发症状,严重者可伴有闭经、不孕情形且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继而对患者进行全身性侵害,使得其身心承受着较高的压力,合并抑郁、焦虑者屡见不鲜[5]。目前治疗该病症的方案以用药为主,诸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另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血浆置换同样有所报道且均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6]。然而,随着医学模式以及医疗思想的转变,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于护理工作而言,循证护理是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护理模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工作中不仅改变了护理人员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同时亦为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所以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势在必行。
本次研究证实,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且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患者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负性心理问题。在经过护理后各指标数值均明显下降,但循证护理下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比较上,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表明,给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循证护理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原因在于循证护理是一种全新护理模式,通过将护理问题特定化(focused)、结构化(structured)以便于维持护理工作的持续性及完整性,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玉峰,王雪.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06):907-909.
[2]冷玲丽,张文艳,黄玉兰.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疗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04):126-127.
[4]梅培培,周兰兰.循证护理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8-20+24.
[5]蒋红,张梦云,杜华英,等.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03):426-427+442.
[6]周付华,杨芬.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6):142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