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霞(金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321000)
【摘要】目的讨论门诊儿童急性菌痢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急性菌痢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转院健康教育与指导。
【关键词】门诊儿童细菌性痢疾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99-0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志贺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1]。传染源为病人或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易有重复感染及再感染[2]。本病发生于夏秋季,以婴幼儿多见。目前该病仍为儿童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3]。在儿科门诊尤其是夏秋季极为多见。在儿科门诊做好该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对其确定诊断、有效转诊治疗(转诊至传染病院治疗)及配合治疗、预后治疗都有积极的作用。
1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症状与观察
1.1急性小儿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特征为高热、睛睡、惊厥、昏迷,迅速发生呼吸衰竭或(和)循环衰竭[4]。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一般在38℃~40℃,且体温骤然升高。且有意识丧失,全身强直,阵发性发作,无局限性抽搐。并有大便频繁、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这些症状在门诊观察时都必须引起门诊护士的重视,协助及早确定诊断。
1.2在门诊就诊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儿精神、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方面的变化,以防转为中毒型。
2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护理
2.1门诊诊室内可以适当摆设一些认画片、玩具等分散患儿注意力,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护理患儿冷静、耐心,动作轻、稳、敏捷。
2.2加强门诊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我院儿科门诊对急性菌痢只是初筛的过程,因此对患儿及家长在门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积极询问,主动向患儿和家属沟通和指引。
2.2.1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差状况。患儿遭受到疾病的折磨,本身就很痛苦,当面对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会表现恐惧紧张。家长带着患儿进入医院后,其心理感受是复杂的。陌生感,急于求成的心理、盲目求医的心理,自责、怜爱、焦虑、烦恼等。
2.2.2给予心理护理。菌痢的病情来势急,病势凶险,给患儿带来很大的困扰和痛苦,因此门诊护士应对患儿冷静、耐心、轻拍、抚摸、搂抱,尽量固定护士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连续护理,尽可能满足患儿爱好及要求。护理操作准确娴熟,动作迅速轻揉,在护理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使患儿和家属产生可信赖感和安全感。消除紧张和顾虑,使之配合治疗并得以充分休息[5]。观察患儿异常行为,如患儿表情、体态、目光,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护士应尽可能地与患儿进行沟通,解释诊治的原因,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以配合在门诊的就诊治疗。
2.2.3在与患儿沟通时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有时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所以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6]。应注意低语、沉稳、和蔼,除问询病情外,还要查体,给予患儿抚摸面颊、小手等有抚动作,同时要给予患儿鼓励与表扬,从而使患儿主动参与者和积极配合在门诊的诊治工作。
2.2.4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为更好开展门诊护理工作,我们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心理支持,我院采取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进行护理,建立与家长的良好关系是关键。
2.3健康指导
2.3.1门诊的初筛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患儿被确诊为急生菌痢,护士应对其积极进行健康指导,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以利于患儿在转院后的下一步配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2.3.2卧床休息。急性期为减少机体的消耗,减轻里急后重感,减少排便次数,应卧床休息。向患儿和家属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以取得合作。一般卧床休息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恢复期病儿休息与活动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3.3保暖。保持腹部温暖可减少肠管痉挛,达到减轻腹痛和减少大便次数的目的。对末梢循环差,四肢发凉者使用热水袋保温。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双足底可用热水袋,热水袋外套一布袋,袋口朝外放置,并经常观察热水袋部位皮肤,防止烫伤。
2.3.4饮食。痢疾主要是饮食不洁、误食不洁之品、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因此在护理上应加强饮食的管理,急性期对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患儿暂禁食,待病情好转应逐渐给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忌吃生冷,以免增加肠蠕动,加重腹痛、腹泻。有失水者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口服补液,如果汁水、淡糖水等饮料。大便次数减少,粘液血便改善后,可增加仿脂肪量少的流质饮食。如米粥、豆浆、面条、饼干、蛋糕等,辅以少渣菜。病情减轻后,可改为半流食或软饭,如。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白开水或果汁水,以保证足够液体入量。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能口服者,给予静脉补液。如患儿适应以上饮食后,可转为高蛋白普通饮食。治疗期间短时间内严禁吃鱼、肉、虾、蟹等荤腥食物,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
3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预防
3.1管理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急性菌痢早期传染性强,慢性菌痢和少数慢性带菌者可持续或间歇排菌数年,排菌量虽不大,但活动于人群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7]。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的重要措施。加强患儿粪便及尿布的消毒处理。向家属说明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具体指导消毒方法,使其自觉遵守,配合好医院各项隔离消毒制度。
3.2切断传播途径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品、水和手经口感染。经食物和水传播可引起流行。排菌者通过沾污粪便的手污染环境器物,易感者因手被器物上的病菌所污染,继而造成经口感染,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8]。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及不洁饮料,生吃瓜果要洗净的良好卫生习惯。
3.3保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以健壮儿童多见。夏秋季多发。受凉、劳累、营养不良、饮食不当或因其他疾病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是起病的诱因。其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采用链霉素依赖菌株的多价活疫苗,口服效果较好,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
4门诊儿童急性菌痢的预后指导
4.1嘱患者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9]。
4.2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要严格把握“病从口入”这一关。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尽量少吃冷饮,因为冷饮中的病菌不会被冻死。少吃街头小摊贩的食品和卤菜、熟食,这些食物夏季易变质、易被污染。放入冰箱的剩饭菜,要重新热透再食用[10]。对家长及患儿进行卫生教育,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有系统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保健意识。
5结论
小儿急性菌痢病情急,症状多发,严重危及生命,需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观察与护理,较强的观察力,娴熟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及早治愈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绍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治[J]。新医学,2008,39(10),681-197。
[2]王勇,许冬梅,辛洪艳,隋洪波,李秀妍。浅谈门诊儿童急性痢疾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健康文摘,2011,8(26):394。
[3]李文华,徐丽文。小儿中毒性痢疾的临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192-5193。
[4]方艳红,刘会香。浅谈中毒性菌痢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84。
[5]阴嘉微。小儿中毒性菌痢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6):572-573
[6]陈红芳。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5):395-396。
[7]时春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护理心得。中外健康文摘,2012,9(18):381-382。
[8]王慧梅,刘爱平。急性细菌性痢疾46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0-311。
[9]韦秀春。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304-305。
[10]李成娟。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