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卫生监督所
摘要:本文主要从医疗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角度,阐述了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以及档案的实用性,分析了档案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档案在实际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建立管理模式;实用性
前言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医疗监督工作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其医疗机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要依据卫生监督当中的信息,建立医疗卫生监督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我国在医疗卫生中的空白。
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的建立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的监理,主要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向、管理目的这三点出发,结合新兴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医疗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是将档案实体和相关相信作为管理的对象,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文件、档案和信息文本进行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多个途径对档案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多元化管理方式。
(一)医疗机构建立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模式
这里可以将档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即:
1、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包含了医疗机构名称、批准部门、法人代表、所在地、性质类别、经营项目、评审级别等。
2、卫生监督意见处理记录、参与医疗卫生培训记录、职业诊疗范围以及临床医疗科技管理的方式方法。
3、执业医师概况、医师毕业院校、临床工作检验和技术职称等。
4、医疗机构感染记录档案。
5、医疗机构消毒记录档案。
6、医用废物记录档案。
7、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设施管理档案。
8、传染病控制记录档案。
9、登记保存从事母婴工作人员的证书获取概况。
10、医疗机构血库管理档案。
(二)档案管理模式
在这里,作者将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建立的管理模式分为四种,即:
1、医疗机构的基本概况。
2、医疗机构消毒防疫管理概况。
3、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概况。
4、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概况。
(三)创建电子化档案
为了实现多种类文件一体化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远程电子文档归档系统。当系统在进行文字归档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电子文件归档,这此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医师、护士资质查询系统,将医疗机构中所有医护人员的信息录入该系统当中,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在电子显示屏上,从而方便卫生监督人员进行实时的调查。
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模式建立的实用性研究
近几年,作者通过分析我国一二级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模式,发现了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对医疗机构的重要性,能够充分保护患者的基础权益,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工作意识。
(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的实际效果
1、统一了医疗机构档案的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让医疗机构内部的档案管理实现了统一化管理。在过去,医疗机构内部档案管理的模式有很多种,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控制是非常难的,缺乏较为统一的管理方式。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模式,让医疗机构内部的所有管理方式得到了统一,并逐渐成为医疗机构内部的核心管理措施。
2、为政府监督提供相应依据
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让医院内所有的档案资料都进行了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化,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让政府的监督工作更加的便捷化。
3、节约医疗资源,利于资源开发利用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结束了医疗机构多元化管理的局面,改善了长期无序的管理方式,统一了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被节约下来的资源将逐步得到开发。
(二)监督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完善的地方
医疗机构卫生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让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整体的医疗结构正在逐渐的完善,从而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但是这一套管理模式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档案的核心还只是在技术支持和监督控制之上,对于实际医疗效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实际之上,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实际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对于医疗机构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从侧面推动医疗机构未来的发展,整合医疗机构内所有的资源,从而实现管理统一化。
参考文献:
[1]王戎,刘素敏,郝艳,曹永刚,徐晓梅,孙磊.关于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1,01.
[2]闫闯,田实,赵静萍,霍烽,王立群,殷观伟,刘洋淼.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05.
[3]李晓龙.探析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05.
[4]闫闯,张卫民,田实,董丽丽,赵静萍.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