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市710068
摘要:地质数据是具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整理分析多年的地质数据可以总结出,如具备复用性、预测性、便捷性等特点,综合利用可形成地质类的大数据系统。伴随信息化和地质灾害防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民生工程的实施等,地质大数据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灾害区调查及灾后重建等实际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质大数据;地质灾害;防治;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对地质灾害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归纳和演绎出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趋势,大幅度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给地质灾害防治带来新的发展。
一、地质灾害领域地质大数据的几个典型特点
1地质大数据的多样性
地质数据是一个多方面的数据集合,包括地质、矿产、遥感、物探等众多专业,专业之间相互关联,在特定条件下可进行相互转换应用。现阶段,已经有完善的数据库可供参考,例如:区域地质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遥感调查数据库、钻探数据库及水工环灾害数据库等。在这些海量的数据资料面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要对数据的数量进行更新扩充,还要积极地开发已有数据的实用价值。研究人员往往只利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对现有状况进行分析,缺少对地质、气候、地震等专业全面的认识。全面采集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使现有情况得到最为全面的分析结论。
2地质大数据的高效性
由于现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更多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引进,各行各业的数据储存较之以往已成几何倍数地增长。地质数据的产生也是非常迅速,具有显著的高效性。伴随着高效性,“大数据”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迅速。我们要做的变得更复杂,不仅仅局限于及时的分析数据,更要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高效的整理与反馈,这些没有强大的、快速的处理功能是难以实现的。比如,对于滑坡灾害的监测,就需要及时的获取位移、降雨量的参数,我们更应该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对下一步滑坡的发生时间、强度等进行预报,使得人们做好防御。
3地质大数据的价值性
“大数据”中包含着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模拟分析,可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对于“大数据”价值性的理解,存在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海量数据中真正有用的信息少之又少;另一种减少投入比重,依赖网络所提供的资料,从中汲取相应的价值。然而通常来说,“价值”的定义是“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如何抓住机遇及收获价值”,地质大数据也不例外,一样适用。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地质灾害异常信息验证率非常低,其预测的准确性就更为低了,只有打破技术的瓶颈,掌握新的方法技术,其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价值就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挖掘地质灾害有效数据
地质灾害数据是一个数据集合。传统的资料管理手段和人工作业方式,在现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率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更加无法满足将来的需求。地质大数据中的数据种类纷繁复杂,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正在从海量走向大数据的地质领域的数据,将这些信息整理分析,作为新的知识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丰富,结合地质灾害评价、预测、勘探、防治等需求,采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仓库等技术进行数据集成与应用,利用神经网络、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
2“大数据”在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地质灾害规律研究中有着多重的意义,在充分获取有关灾害数据信息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这些数据通过分析转化为一种原因的阐释,阐明地质灾害为何如此分布的原因。地质大数据中的数据种类纷繁复杂,将这些信息整理分析,抽丝剥离,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展示出来,从而作为新的知识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丰富,为预防地质灾害做出实际性的贡献。成灾规律是人类对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的规律性认识,认知和“数据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数据量”、类型、处理方式影响着认知能力、范围。“大数据”技术为成灾规律研究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此,要总结好成灾规律,必须充分地掌握各类地质“大数据”,这是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的基本要求。“大数据”技术常用的各种各样的统计分析技术和传统的分析技术是趋于一致性,两者具有共通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汲取传统方法优点后,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样本,升级技术方法。
3“大数据”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地质灾害规律研究中有着多重的意义,在充分获取有关灾害数据信息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这些数据通过分析转化为一种原因的阐释,查明灾害分布情况,摸清地质灾害家底,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大数据相关性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有用信息,而且在具体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工作中也可以解放劳动力,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4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新发展
相比于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法,以大数据的思维和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可以增强数据应用力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以此建立各种智能化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将地质灾害防治数据整合到一起,推进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快速有效的建立应急救灾工作长效机制。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公布信息,可以及时疏散群众,减少人员伤亡,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与防治;通过对海洋深处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排序分析,可能发现海底石油的储量;通过对用户能源数据、气象与人口方面的公共及私人数据、历史信息、地理数据等的批量处理,可以提升电力服务,尽量节省用户在资源方面的投人;将先进的智能多媒体传感器技术进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设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山体滑坡进行遥感图像解译;综合利用卫星空间定位,如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地质灾害,这些都体现了在大数据时代,现代化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结合的新发展。
5地质大数据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合理运用地质大数据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成灾规律分析方面,其作用效果比较直接,能够为后续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较为理想的条件。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了解各类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具体形成机制,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其后续预防效果,相关监测工作也能够具备理想的目的性,而这也恰恰是地质大数据能够通过分析处理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张正在带动地质工作向现代化工作方式转变。“大数据”在地质灾害规律研究中有着多重的意义,在充分获取有关灾害数据信息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这些数据通过分析转化为一种原因的阐释,使数据信息对于特定状况更具有针对性及高效性。对于地质灾害成灾规律能够总结的更加客观全面,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能够更加及时和准确,总体上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翔.大数据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产品、技术、共享[J]。地质通报,2015(7)。
[2]房浩.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3]王登红.地质大数据的特点及其在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中的应用[J]。矿床地质,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