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绘画空间问题的思考王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关于西方绘画空间问题的思考王磊

王磊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南昌市330022)

摘要:人类对空间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也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绘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和表现空间,也可以被理解为“空间的艺术”。绘画艺术表现的视觉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它反映了人对外界及自我的认知方式。本文旨在对西方绘画空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多种维度的空间中,如何表现作者想要的画面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希望通过对此问题的探讨,我们能够在绘画空间表现形式方面有所收获。

关键词:绘画艺术;视觉空间;表现形式

一、西方绘画空间的历史知识

伴随着人类对时空观的认识和改变,艺术家将自己所了解和认识到的空间在画面中进行表现,通过作品也将被观者所感知。在绘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空间的理解和认知也是不同的,从古希腊时期的原始社会开始,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度低,在绘画上对空间的表现也无目的性。只追求最大程度上完整清晰的表现出对象,例如古埃及绘画及洞穴岩壁上所绘的动物,对于一幅古埃及绘画来说,空间就是画面中呈现的物与物的距离、方向和大小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化进步,绘画对空间的表现越来越趋向理性。尤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开始应用透视学的研究成果,在平面上用焦点透视,复制自然,再现自然,在画面中造成逼真的错觉空间,这种方法有严格的数学系统为依据,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方法,并作为用来衡量绘画水平高低的尺度。这种空间的表现形式在西方垄断了几百年,绘画的空间表现大都沿袭这样的思路,以到达在平面的空间内再现客观的三维空间深度的目的。这种形式也束缚了艺术家的创造力,束缚了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和主观创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艺术家们不满足前人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认识,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建立的空间框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开始自觉的对于平面化空间表现的探索。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刨造性,使空间的意识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各种新的空间形式应运而生。今天,绘画空间的发展又将出现何种趋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二、西方绘画空间维度的划分

尽管各种空间表现形式所追求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注意到利用视觉中视点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从而产生多变的视觉空间。绘画空间追求平面化或者力求增加空间深度,通常使用的表现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无序空间的表现方法和有序空间的表现方法。无序的空间表现方法从字面来看即可理解,画面中无固定的视点,形体排列无秩序,形象无主次之分画面往往根据作者的需要随意添加,就像是填空作画,这种空间的表现在原始岩画中最为突出,它的艺术魅力在于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有序空间的表现方法包括层叠法和几何透视法、空气透视法、缩短透视法、等距透视法、或焦点透视法、平行透视法、剖面透视法、多视点透视法等等。对于空间的表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力说:“我们把空间分为很多个度。比如一点,我们称为一度空间。线围成一个面,我们称为二度空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二维空间,再把这个面按透视向纵深发展。成体,称为三维空间。体的运动加入了一种过程,加入了时间概念,称为四维空间。在四维空间基础上时空的交叠转换,再加入人的心理、意念、情感,即五维空间。许多的艺术品都合用了多种空间概念创作出来的,比如民间的剪纸、刺绣、蜡染、皮影都是属于前后无遮挡、透视,无体积的艺术,应该属于二维的艺术,但是因为采用了组合变形,比如植物和动物的合体,人与植物的合体,把不同时空所见有机组合加入的主观愿望,就由二维跳过三维直接到了四维五维的效果。”在多种维度的空间中,如何表现作者所思所想,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

三、绘画空间的实践与应用

绘画也可以被理解为“空间的艺术”。绘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和表现空间,空间表现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用绘画手段来获得令人信服的空间是不困难的,在门外汉来看是十分了不起的,但对专攻绘画的艺术家们来说是一种轻而易举之事。艺术家所面临的一个真正的困难是如何用简练的绘画语言表现出希望形成的空间。分析埃及绘画中的透视方法,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物体的结构线只有水平轴和垂直轴的存在,而没有表现空间深度的纵向轴存在。中世纪欧洲的绘画和古代中国绘画用到的“正面--等角透视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倾斜的平行线,物体的纵向轴出现了,借此,画面的空间深度得到一定体现;之后,“斜面--等角透视法”的出现代替了“正面--等角透视法”,画面从而获得更加立体的视觉幻象。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科学透视法的出现使人类绘画艺术中的空间表现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视觉景象。但是继印象派之后,西方绘画受到东方绘画风格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很多画家的作品体现出平面化的装饰风格。如马蒂斯常常在画面中将背景处理得更加醒目,有意压缩空间的深度,以追求画面的平面化效果。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采用立体主义的手法,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肖像作品相比,“结实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深度被大大减弱。重叠法是从古至今视觉艺术中一直存在并被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当一幅画的空间表现不依靠体积和光线进行表现时,重叠法在决定各物体在第三维度中的顺序方面有着特殊价值。

由此看来,绘画艺术的空间美学经历由原来的客观性、再现性、模仿性等表层向内在性、表现性、主观性等深层开掘,更加注重人类精神的探索,从而消除外在层面的空间形式。外在层面空间形式的消失,并非在精神层面上空间真正的消失,反而得到加强。这也就是说审美空间的内涵经历由表层到深层,从写实到写意的转换。此种转换摆脱了日常生活世界中那种平庸、单调与习以为常的纠缠,而把生活世界中那令人新奇、惊异、富有诗意的人生场景强化突出,也就是绘画空间的最高境界。西方现代绘画正是通过对传统空间形式的革命,使绘画从机械、静止、封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绘画本体出发,努力探索绘画平面空间的可能。东方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英国)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李本正,范景中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4]王利敏.视觉艺术造型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

[5]秦红卫.绘画空间的表现形式[J].美术观察,2012年8月.

[6]梁志涛.关于绘画空间问题的多维思考[J].美术观察,2013年7月

作者简介:王磊(1995.03-),女,河南郑州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