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颅内积气2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颅内积气22例

卢铁兵

卢铁兵(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58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颅内积气的原因,预防及对策,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出现颅内积气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手术36例,出现颅内积气的22例,发生率61%。主要原因为手术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通过调整头位及穿刺针方位,引流管高度;检查并封闭穿刺通道,经引流管用震荡手法小负压抽吸处理,22例颅内积气全部吸收。结论:颅内积气应该以预防为主,而且是能够避免,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关键。一旦发生颅内积气应予恰当的方法处理。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积气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10-01

笔者于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间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其中并发颅内积气22例,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3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均经头颅CT及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血肿位置:基底节区24例,丘脑区6例,额叶4例,颞叶2例。血肿量(多田公式计算)20-85mL,平均33mL。手术方法:根据CT光标定位,以出血量最多和接近颅骨最小距离的CT层面为穿刺点,避开重要的血管和功能区,以2%利多卡因作头皮至骨膜下的局部麻醉,根据CT测量头皮到血肿中心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YL-型穿刺针,以电钻驱动穿刺针进入颅内,缓缓将穿刺针推进血肿区,接连接管用注射器抽吸部份血液,后接引流管,并抬高引流管在穿刺平面上15cm,接引流袋持续引流。每6小时用注射器以生理盐水通过血肿粉碎针冲洗血肿至引流液清亮,注入生理盐水3mL+尿激酶2万单位后夹闭引流管,3小时后开放引流,反复操作。其间予抗感染,适当脱水,维稳内环境等治疗。复查CT至血肿清除或明显缩小后,一般3-5天,拔除穿刺针。操作中CT检查发现22例病人出现颅内积气,其中男14例,女8例。积气量(多田公式计算):5-10mL14例,10-20mL6例,20-30mL2例,平均12mL。积气位置均在穿刺的同侧大脑半球,其中血肿腔内17例;血肿腔外积聚在同一脑叶3例,其中额叶2例,颞叶1例;血肿腔外分散在不同脑叶2例。

二、结果

10例积气量在10mL以下的未作任何处理,剩余12例通过调整头位及穿刺针方位,引流管高度;检查并封闭穿刺通道,经引流管用震荡手法小负压抽吸处理。复查CT,13例4天左右积气完全吸收,6例6天左右积气完全吸收,3例10天内全部吸收。

三、讨论

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颅内积气的报道较少。本组高达61%发生率。少量积气可无症状,较大量积气可有轻度或中度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及神经症状体征恢复缓慢[1]。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应予重视。

总结主要原因如下:(1)手术时初次抽吸血肿过多或过快,造成血肿腔内负压,外界空气从连接缝隙中进入颅内。(2)引流管放置位置过低,特别是血肿与脑室相通时,引流出大量脑积液造成颅内低压,导致外界空气从引流连接缝隙或在冲洗血肿操作过程进入颅内。(3)开始冲洗血肿时,未夹闭引流管即拧开螺帽,或从引流管抽吸血肿时螺帽未拧紧,空气被吸入颅内。(4)冲洗血肿过程中注射器及连接管内的气体未排尽,气体被注入颅内。

颅内积气应该以预防为主,而且是能够避免其发生的。综合上述原因,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初次抽吸血肿时不宜用力过猛,负压过大,抽吸量最好为血肿总量的1/3—1/2,达到减压目的即可。剩余血肿可通过生理盐水置换冲洗排出。(2)引流过程中常规将引流管抬高于穿刺平面上15cm,观察引流管内液面高度(如无液面,可注入少许生理盐水),计算引流量,避免长时间低位引流导致脑积液大量流失。(3)冲洗血肿时应先夹闭引流管,才拧开螺帽,并利用生理盐水将注射器及连接管内的空气排出,连接好血肿粉碎针后,方可打开引流管进行冲洗。(4)抽吸或引流血肿前检查螺帽是否拧紧,必要时更换螺帽。

颅内积气多出现在血肿腔内。无占位效应或少量的颅内积气一般不需处理,一般数天内多能自行吸收。对于吸收困难或较多的颅内积气,调整患者头位,使穿刺点在最高,抬高引流管高度,拧紧螺帽,用5mL注射器抽2-3mL生理盐水接引流管快速震荡抽吸,亦可同时轻轻旋转穿刺针,反复操作,便可见气体被排出。对于颅内

参考文献

[1]贾保祥,李志超,张清忠,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应用培训教材.北京: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组,2003.96

[2]陈旭,罗小林,杨国清,等.颅脑损伤后张力性气颅[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