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腰麻加持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小剂量腰麻加持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苏怀轩

苏怀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高龄患者常伴有心肺脑等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手术要求麻醉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本文报道60例高龄下肢(单侧)手术采用小剂量腰麻加持续硬外麻醉的情况。本法突出小剂量联合麻醉的特点:用药量是正常联合麻醉成人量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有效满足手术需要,极大地提高了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麻醉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ASAⅡ-Ⅲ病人级行单侧下肢骨折内固定31例,髋关节置换5例,股骨头置换15例,下肢其它手术9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70-85岁,体重41-80公斤,术前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21例,老慢支4例,糖尿病10例,对合并症对症治疗,术前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麻醉方法:术前30min,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鼻导管持续吸氧2-3L/min开放静脉通路,快速晶体液扩容给予复方醋酸钠注射液3~5ml∕kg,加入10%葡萄糖5-7ml/kg,腰麻体位患侧朝下,经L2-3或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剌,确认成功后,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剌针内腔行蛛网膜下腔穿剌,成功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即根据病人身高体重注腰麻药1.5-2ml(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硬外导管留置3cm,平卧后,针剌法测定腰麻阻滞范围,麻醉平面不足时即刻从硬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3-8ml,所有患者均不给予镇痛镇静药,术毕硬外自控镇痛(PCEA)。

观测指标:于麻醉前、后5、15、30min记录SBP、DBP、HR、SPO2并进行比较。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

该阻滞法满足手术要求时间为(15±5)min,麻醉效果优,阻滞平面最高达T8,麻醉维持时间45-130min,腰麻失败2例,主要不能确认有脑脊液流出,1.5%利多卡因单纯硬外麻醉顺利完成手术,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平稳,SPO2略高于麻醉前(吸氧有关),表1。术后回病房吸氧2-3L/min去枕平卧,术后无头痛发生。

讨论

表1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30min的SBP、DBP、HR、SPO2变化(x-±s,n=60)

因为老年人心血管代偿能力差,腰麻后又难以代偿,所以把70岁以上视为腰麻(SA)相对禁忌症[1]。生理病理的特点使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局麻药用量较少,但平面较广。听力减退使单纯硬麻后测平面过程较难满意,且时间长,难以掌握麻药剂量,致平面过广或阻滞不全,循环波动较大超过30%则术后心血管致险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2],危险性增大。腰-硬联合麻醉(CSEA)可充分发挥腰麻(SA)和硬膜外阻滞麻醉(EA)的优点,麻药用量小,作用发挥快,效果确切,肌松充分,不受时间限制,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3]。CSEA穿剌成功后,患者骨性疼痛即刻消失,有效的抑制了创伤性痛疼向中枢的传导,减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使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较稳定状态。只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小剂量腰麻药(布比卡因8-10mg)能提供快速有效的麻醉平面,根据情况加硬外麻醉,平面控制在T8-10以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吸氧后SPO2>98%,表明低平面CSEA对呼吸基本无影响,若术前无严重心肺疾病,只要用药和操作得当,术中较好的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对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采用CSEA仍然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徐胜柱,老年病人的硬膜外麻醉.现代医学卫生

1997,13:93

[2]徐世元:老年病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预测与防治,国外医学麻

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223-224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鉴,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1453-1454.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