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薛志辉(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7)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265-02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儿童哮喘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雾化吸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78例确诊为儿童哮喘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儿40例在安静状态下给予雾化吸入,连续5天。其他措施及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在症状缓解的时间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早期症状缓解明显(P<0.01)。结论雾化吸入在安静状态下可较迅速减轻哮喘患儿的症状,并明显缩短疗程。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哮喘疗效
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同时有多种炎症因子参与的炎症性反应。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12%~3.34%[1]。以1~6岁儿童患病较多,重度急性哮喘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所以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进行整体护理是哮喘急性发作及时得以缓解的有效保证。现将我科2008年2月-2010年3月应用布地奈得联合沙丁胺醇在不同状态下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78例患儿均为2008年2月-2010年3月住院患儿,均符合哮喘防治常规所制定的诊断标准,[2]排除心肝及其他器官系统慢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3岁24例,3-6岁35例,7-12岁19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抗炎,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根据小儿年龄所配药液再加生理盐水至3ml,加入德国PARI高压泵喷雾器,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治疗组也是同样治疗,但要求患儿一定要在安静状态下做雾化。即无哭闹情况下,如睡眠状态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气促,喘憋症状改善的情况。
1.2.2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咳嗽,气促,喘憋,消失。有效:咳嗽,气促,喘憋,明显减少。无效:咳嗽,气促,喘憋,无明显减少,有反复甚至加重。
1.2.3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咳嗽、气促、喘憋消失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病人有效率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
3护理
3.1一般护理查清病因,避免接触引起哮喘发作的诱因,如花粉,皮屑,食物等过敏原,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空气清晰,避免被动吸烟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注意合理营养避免同室同时收治两个以上哮喘患儿,以免哮喘发作时相互影响。
3.2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
可选择半坐卧位,进行吸入治疗前,做好思想工作,解除家长及大儿童对雾化吸入的紧张情绪,教会患儿怎样配合治疗[3],雾化吸入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组患儿要求在无哭闹,安静状态下吸入。对于小婴儿及不配合治疗者,可选择在其入睡后进行,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药。对照组不设此要求。
4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一种有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所形成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时引起气道狭窄,阻力增加,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双肺闻及哮鸣音。哮喘治疗目前主要采取激素治疗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全身性应用激素可引起较多较严重的副作用。故临床上较少用,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副作用少的优点。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型非卤代化甾体激素,其抗炎作用是泼尼松龙的15倍,氢化可的松的100倍。其雾化混悬液可取得与静脉用药相同疗效而减少副作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是β2受体激动剂。能舒张呼吸道平滑肌,增加粘液纤毛的清除功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并调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β2受体激动剂对抑制早期哮喘反应疗效较佳,而不能抑制哮喘迟发相反应,而吸入激素则对哮喘迟发相反应疗效较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并不能减轻气道慢性炎症,需合用吸入皮质激素,两者合用相辅相成,标本兼治。
吸入疗法的优点是药物可以较高浓度快速到达靶器官,起效迅速,吸药后数分钟就能起效,而且所用药物剂量远较全身用药量小,避免或减少了全身给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吸入后在体内的过程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均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二条途径进入血循环。大多数药物吸入肺部后几乎不被代谢,最终以原型进入血循环。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沉积在口咽部,通过消化道进入血循环,其中部分药物通过肝脏代谢迅速失活不产生全身作用。[4]雾化吸入器为所有吸入装置中最不需要病人配合的一种给药装置,但要求治疗时病人必须保持平静呼吸才能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原因:1、雾化后药物分子变小,雾粒直径<5μm,在压缩空气作动力,患者辅以平静呼吸的情况下,雾化液可较为迅速地到达小气道及肺泡,使吸入肺部的药量最高,起效较快。2、哭吵时,患儿有屏气动作,呼吸不规则,多为快速而浅漫的节律,雾化液大部分停留在口咽部及气管支气管等部位,难以到达小气道及肺泡,影响药物吸收,使药性减低,起效减慢。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平静呼吸组的临床有效性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即说明静息状态下雾化吸入对肺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1-1207.
[2]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钟韩荣,苏健,余晓娟,等.哮喘患儿吸入疗法技术评价及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44-145.
[4]洪建国.小儿喘息性疾病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和选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