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教育局教研室刘颖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感慨:讲授的同样的内容,可是学生的反应怎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还有许多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的是同样的课本,面对的也是同样的老师,可自己听课的效果就是没有班上其他的同学好,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自己还在云里雾里;有的同学当堂就把课本知识弄通了,自己却还要花很长时间在家里慢慢琢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上课时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掌握不了课文所囊括的知识,很可能与课前没有预习,或者没有预习好有关。著名学者林格在进行大量的研究,通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后得出结论:“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很重视预习。要知道超前预习使学习不再是负担和受罪,反而能激起预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效率,增加自信心。”
在和一些年轻教师的交流中,谈到有关预习的问题时,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留了预习的作业,试图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可是课堂上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应该先从老师的要求入手,怎样的预习才能避免“走过场”、“摆空架子”呢?这就涉及到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通常分为学期前预习、阶段性预习和课前预习,各种预习方式的使用时间段不同,要求也不向。我们着重看一下课前预习。所谓课前预习是指在每一节新课之前的知识准备。它可以是时间上的提前,还可以是课程进度上的提前准备。就语文学科而言,预习就是在看的过程中,找出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感到困难,哪些地方觉得有问题。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预习提纲,比如:
首先要求粗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主要内容。(预习课文,应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扫清障碍,利用一定的方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发现课文围绕什么而写,写了些什么,文章好在哪里。在阅读还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练习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通读单元各篇课文的基础上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文体的文章,阅读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尽量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就必须初步了解它们的文体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之后,可以加深难度,在对全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的预习之后,要尝试性地解决课后题,同时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先画下来,当作自己的难点,以备听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质疑,争取当堂解惑。预习课文,不应只停留在课内,还应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达到巩固、运用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学习了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明白了快乐要与人分享,可尝试去读一读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的原文,看看区别在哪?哪个版本更好,好在哪里?还可阅读《快乐王子》等童话,既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训练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提高审美的能力。
及时反馈,贵在坚持是将预习进行到底的法宝。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我们应该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相机做出科学规范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明确在老师讲授知识时应特别注意的地方。反馈最好在当堂,及时到位的评价,学生记忆最鲜明,在此建议教师建立学生阅读提升跟踪记录:(在此提供个人设计表格一份,仅供参考。)
小学生高年级语文学科预习评价表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1、任务要明确
课前先学学些什么,老师要有明确简洁的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文章表达和课文内容上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再根据教材的的特点拓宽学习范围,提出一些大的原则和方向。比如,学二年级下册的文章——《画家和牧童》,可以让孩子们找有关戴嵩的资料和作品,再看文章的出处。这样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内容少而精。
繁杂的预习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对预习的兴趣。根据学情,争取将预习内容制定的既简明,又有一定的弹性。
3、阅读要深入
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最有效的办法是阅读。所以建议课前预习不要做太多的笔头预习,给学生留出读书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读相关的文章。小学课本里故事性的文章很多,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引导学生读类似的故事,做到以读引读,以一篇带多篇。课本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科普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还可推荐读其他相关知识性方面的文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一些小研究报告,还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进行。假象一下,孩子们都带着自己资料、小故事和调查报告来到课堂,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能让孩子们分享许多的语言信息。
预习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捷径,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助手,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能够找到适合各学段进行预习的有效方法,为开启有效课堂教学演奏一曲灵动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