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学陈勇
1.课程与课程资源
1.1课程
在教育领域中,课程是涵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有学者认为,各种课程界说大致可归结为三类:(1)课程作为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是指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又有学者认为,课程的各种界说本质上来看,可分为两种:经验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内容说──课程是学校的教学内容[1].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将“经验”归于知识,看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准》的一大特色,这在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论述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形如“经历……”、“体验……”的语句在《标准》中随处可见.
1.2课程资源
教材并没有包括课程的全部内容,它只是课程的一种教学资源.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弹性很大,有些章节好像只是提供了一种“框架”,内容“很少”,这正是《标准》所倡导的课程要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具体体现.教材中所留下的那部分“课程空间”,需要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加以补充和完善.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标准》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创造性地开发、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课程成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系统,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有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教师,而教3+2=6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显然,这位老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也就是说教学中的“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并且是一种蕴涵着极大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在《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扩大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2]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3].
2.数学文化观念
关于文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据说有160多种.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都应看成是“文化物”.在现代人类文化学的研究中,关于文化的一个较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化是指由某种因素(居住地域、民族性、职业等)联系起来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也即各个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4].“文化”具有社会性、历史积淀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文化主要有导向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约束的功能和解读的功能;文化心理是影响“人格”的主要因素.
从本质上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由于“数学是研究模式的科学”,数学所研究的对象并非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美国著名文化学者怀特(L·White)指出:“数学真理既是人所发现的,又是人所创造的,它们是人类头脑的产物,但它们是被每个在数学文化内成长起来的个人所遇到或发现的.”[4]首先,数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美国数学史学家可莱因指出:“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一直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数学与宗教、哲学、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数学是一种文化精神,它可以进入人的观念系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