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海坨乡卫生院吉林大安131327)
【中图分类号】R65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87-02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边脓肿的简称,感染源位于肛肠的直肠内部,脓肿由内向外逐渐延伸,手术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有其缺陷所在。为此,以笔者近年来参与或收集的采用Ⅰ期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的120例肛周围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笔者近年来参与或收集的采用Ⅰ期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的120例肛周围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在40~7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8岁;病程范围在3个月~4年之间,平均病程(2.96±0.84)年。
1.2治疗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发位置行Ⅰ期切开引流根治手术治疗。手术时,必须保证易确定肛肠内部的脓肿伤口,脓肿的范围较小,且脓肿的位置在肛肠周围。
在脓肿波动较明显处,放射状切开脓腔,待脓肿物体全部流出时,将钝头置于脓腔内部,合理切除切口处的炎性腐败组织,切除后用凡士林油纱填充伤口。
手术后,给予患者半流性饮食,静脉滴注3~5d抗菌药物,24h后及时为便后患者进行换药和清洗处理,避免和降低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1.3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治疗和随访期间的疼痛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再治疗情况,观察并计算一次性治愈例数和治愈率水平。
2.结果
在住院期间,采用Ⅰ期切开引流根治手术治疗,患者肛肠部的疼痛炎症逐渐消失。
术后随访4~36月(平均19.6月)。患者中,1例术后形成瘘管,2例脓肿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无复发;术后一次性治愈114例,治愈率为95.00%。
3.讨论
肛周脓肿主要由于直肠周围的软组织或间隙发生病变,产生的脓性感染,主要的感染病菌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链球菌经常会伴有厌菌性细菌和结核细菌,在肛肠的下皮周围脓肿最常见,会逐渐向肛腺感染或向外部逐渐扩散。
肛周脓肿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肠道菌是致病要素。肛窦是感染的入口,也是脓肿和成瘘后的内口。肛腺是感染的途径,它先发生感染然后蔓延。肛周间隙是最终的发病部位。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肛肠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受到压力或咳嗽后症状会逐渐加重,导致行走不便,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在肛肠皮肤部位具有明显红肿并伴有触痛感。如不能及时的切开,会形成低位肛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饮食习惯不断变化,肛周脓肿的发病机会呈现增加的趋势。肛周脓肿普遍由肛腺感染所致,可称之为致瘘性肛周脓肿。肛周脓肿一旦得到确诊,必须尽快行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肛周脓肿手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伤口延期愈合,假性愈合,形成肛瘘或复发,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术后肛门潮湿、出血、肛管缺损便秘。术中的处理对于并发症的避免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手术时应注意切口的选择、内口的处理、挂线治疗和术后处理,以保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切口的选择。切口的选择直接影响肛门功能、外观及愈后。原则上脓肿多大切口多长,这便于发现内口,也能保证脓肿引流通畅,早期愈合。但应避开坐骨结节、括约肌、避免损伤肛尾韧带等,防止影响肛门功能或造成肛门移位。一般选择在脓肿的最低位避开正中线,有利于脓液引流。如果脓肿太大,或是脓腔间隔多,可作2~5个多切口引流,用手指分开脓腔间隔,使各引流切口互通。
内口的处理。内口处理是决定复发的主要原因,准确找到脓肿的内口是Ⅰ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成功与否的关键。内口即肛周脓肿的原发感染病灶,位于齿线上的肛隐窝则是肛门直肠感染的发源地。确定内口的方法常用的有:①若肛内有脓液排出,则证明内口已破溃,可通过探针探查确定,即为原发内口。②若内口未溃,不能探通,应以左手食指在肛内做指引,寻找指针间的最高点之最薄弱处,此多为原发内口。③若探查确无明显内口,则左手食指探入脓腔最顶端探针沿食指尖前方最薄处黏膜下穿出。在寻找内口时动作要稳准轻柔,挂线要与内口在同一方向或超过已溃的原发内口之黏膜穿出。切忌粗暴、盲目乱探,以免造成假道。
挂线治疗。高位脓肿内口挂线术治疗是中医学传统治疗方法,其简单,易于操作。挂线实际上是一种慢性切开和牢固而持久的对口引流过程,不怕感染,也不会造成炎症扩散,具有切割、引流、标记及异物刺激四种作用。由于挂线紧缩,逐渐扩大了内口和引流通道,内口虽然继续感染,但确保引流通畅,故不会导致炎症扩散,又有利于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由于挂线的紧缩刺激使肛门括约肌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边勒开边修复,不致使括约肌急剧离断,故无出血和肛门失禁的危险,最后勒开内口而脱线,不易造成假性愈合,从而消除了原发感染内口,失去了形成肛瘘的基础。挂线要掌握松紧度,一般距肛门较远挂线宜紧,距肛门较近挂线宜松,太紧达不到慢性切割的目的,不利于创面愈合,且易造成肛门失禁;太松,切割作用弱,影响疗效。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联合应用3~5d抗菌药物,每日局部高锰酸钾液坐浴,创面换药处理,换药时创面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用凡士林纱条引流换药,纱条尽可能填充脓腔底部,使引流通畅,避免假性愈合。挂线治疗的创面除用油纱条引流外,每次换药时应提拉活动橡皮线以免线端与创面相粘连。
作者在确定内口低位的前提下,对单纯性肛周脓肿患者采用Ⅰ次性切开根治手术。在治疗的120例肛肠脓肿患者中,1例术后形成瘘管,2例脓肿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无复发;术后一次性治愈114例,治愈率为95.00%,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肛周脓肿形成后,无论采用何种术式,都不可避免产生肛瘘。尽管行肛周脓肿的治疗时,利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手术可准确找到内口,可以正确合理的进行手术,也可降低肛周脓肿的复发率,但肛周脓肿的深浅度、脓肿的大小等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合理应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
综上所述,在进行Ⅰ期切开引流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可明显缩短术后感染时间,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为医患双方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初姜利.手术治疗72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93-94.
[2]王岩,李树杰,王军等.肛周脓肿一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107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755-756.
[3]高兰华.探究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47.
[4]李贤才.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5):492-493.
[5]丁曙晴,丁义江.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策略——解读美国和德国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1224-1226.
[6]李春雨,聂敏,王军等.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03-205,208.
[7]王玉虎,郑强.改良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7):1012-1014.
[8]邓平安.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3(15):1667-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