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职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关联性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浙江高职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关联性思考

吴静茹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吴静茹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浙江经济主体,已经成为人才需求的最大载体,这些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性调整,管理换代以及二次发展的现状,大量需求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场所,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浙江中小企业;高职教育;高技能专门人才

【中图分类号】G562.6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01-02

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根据浙江中小企业局统计年报显示:浙江现有大型企业194家,中型企业4245家,小型企业90多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了全省企业的94%以上,销售收入与利润均占70%以上。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浙江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为地方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科技创新的推进器。中小企业作为浙江经济主体,已经成为人才需求的最大载体,这些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性调整,管理换代以及二次发展的现状,大量需求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浙江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大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浙江经济发展的脉络是以中小企业经济为主体,要想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除了需要相当一部分的高素质劳动者外,还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传播和应用高新技术,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正因为这样,浙江省政府将高职教育纳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以期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高职院校为浙江中小企业培养专门人才也就成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麦可思研究院对浙江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研究显示,有69%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于民营和个体中小企业。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场所,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如何加强高职人才培养与地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关联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研究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结构的要求

高职教育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结构的人才支撑,不同的产业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高职教育要定期研究地方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集群规划,同时加强与人才市场、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形成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起既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学科专业体系,又要有小而精,快速转身的急需人才短期培训体系。

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素质要求

近年来,浙江经济“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再开发。所有这些集中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能力的研发、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培养的素质、人才的能力结构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面对且认真研究的问题。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浙江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现代化管理明显滞后于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需求。浙江省中小企业一般由家族制起步,丈夫是董事长,妻子是总经理,父子兵多,企业缺少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人员,经营理念落后,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先天不足,中小企业迫切需求高素质管理人才。高职学生是中小企业职业人员的后备军,他们有的会接父辈的班,有些成为中小企业的新生力量。高职教育要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起点,使其能够胜任今后要面对的工作,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过程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善的人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研究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共识。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第一个功能就要体现在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上。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学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要针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设置专业、孵化专业和发展专业。研究专业针对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以职业化目标为工作导向,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安排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适岗性”的高技能人才。

(2)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浙江近百万家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非常大,但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不对称,近几年出现的用工荒暴露出企业急需的人才难找,普通求职人员又找不到工作,用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职业技能开发是释放人力资源潜能的核心。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有利于实现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身;有利于缓解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中小企业中农民工占职工总数的90%以上,如此庞大的群体,其素质状况和创造性如何,对未来现代化的推进至关重要,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是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如果能够创造一定的条件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并掌握产业升级所需的劳动技能,无疑是现阶段大量造就产业工人的一条捷径。高职教育要将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这一社会服务功能承担下来,发挥智力优势,与中小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保持信息互通,精心编写适合中小企业员工岗位需求的本土化教材,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3)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

职业教育的实质作用是将技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职要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领域,敏锐地洞察社会热点,捕捉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高职教育的科研管理要迅速地对行业、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作出反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要为教师搭建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建立企业与学校合作与互动的机制。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必须紧扣地方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才能真正彰显出其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人力资源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今日科技2004.3

2、傅京燕,中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外国经济与管理【M】3.3

3、王缉慈等,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刘春香,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作用研究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党报2005.9

5、陈运先,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49-51